“放入皮匣後,將皮匣鎖住,要想再開啟,便唯有將皮匣毀壞。”
自從那日去了金陵十八坊,與工匠們談過話,後來又設了技術研究和製造局之後,工匠們的積極性高漲,各種小發明不斷,給了朱允熞極大的驚喜。
華夏地靈人傑,臥虎藏龍,豈無奇才?
他將製作皮匣子的任務交給工匠們,和他們說了具體的要求。
很快,皮匣子便製作好了。
成品比朱允熞想的還要好。
鎖上之後,用正常的辦法,是絕計不能開啟的。
只能毀壞皮匣子。
而且毀壞之後,再也不能不留痕跡的修好。
也就是說,讓這個皮匣子來傳遞檔案奏章,收件人可以百分之百的肯定,檔案奏章沒有被開啟,沒有第三個人看過。
由此保證檔案奏章的絕密性。
當然,這也不影響用信封章印,將檔案奏章封起來再放進去,多加一層保險。
除此之外,工匠們還設計出了獨特的隱藏密碼,以及配套的陰陽皮匣。
大臣上密奏可用陰匣,皇帝批閱後下達用陽匣。
陰陽匣又互為密本。
外人縱然知曉,也不可能仿造。
君臣透過陰陽匣,可以進一步確認保密性。
從原理和手段上,都不留絲毫漏洞。
眾臣還是不解。
這東西與怎麼制約勳臣武將的權力,有任何關係嗎?
朱允熞道:“任何人如有不軌之意,造反之心,首先必得上下溝通,密謀起事。”
“孤與皇爺爺商議過了,打算在軍中建立起密奏制度。”
“將這個皮匣子,授予掌握軍隊的將領,給予他們在必要時,直接向朝廷上密奏的權力。”
“密奏必須自己親手撰寫,不得假手於第三人。”
“呈上來之後,不經通政司之手,亦不由軍務處批閱,直達御前。”
“審視皮匣,確保不曾毀壞開啟。”
……
……
……
“凡此種種,若將領發現有人存不測之心,便可以直接呈交陛下,上下無人能矇蔽。”
“眾將領互為監督,再無須擔心他們弄權作勢,欺上瞞下。”
朱允熞將密奏制度,詳詳細細說了一遍。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