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熞神色微微一變,又問道:“以前一日內,可曾有過如此之多的奏章?”
通政司的官員稍稍思索了一下,道:“下官在通政司十餘年,一般每日的奏章數量在兩百餘封左右,偶爾會多一些。但至多也不過三、四百封。一日上千餘封奏章,委實是前所未有之事。”
朱允熞聽到這裡,哪裡還能不明白呢。
這肯定是那群文官在故意搞鬼了。
他們對於冊立自己為皇太孫極度不滿。
但因為是他們自己請求的,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因而無法公開反對,也就只能用這種陰損的辦法了。
他們是故意拼命的上奏章,想用奏章將其淹沒。
很多官員都有自己的幕僚,寫起奏章來輕而易舉,毫不費力。
如果他處理不了,那他們就可以趁機說,太孫沒有能力監國理政,連奏章都批閱不完,將來如何繼承大統,治理天下呢?
若他已經是皇帝,這自然無礙。
看不完就看不完。
有明一代,後來的皇帝甚至大部分都不看啥奏章。
只挑一些重要的,偶爾看一下。
大部分奏章,都直接讓內閣擬票,司禮監批紅了。
皇帝根本不過目,小日子過得舒服無比。
朝政也同樣運轉。
但他不行。
他還只是儲君。
不是皇帝。
老朱可是勞模,奏章是一定要處理完的,絕不允許耽擱了政事。
否則,老朱那裡沒法交差。
那該怎麼辦呢?
一時之間,還真想不出辦法了。
這是陽謀。
可他卻還無可奈何。
或許,只能“投降”?
請大儒們來幫助?
以此化解他們的攻勢。
朱允熞心中想著,但很快又否定了這個想法。
不行,絕不能讓這些人奸計得逞。
何況,這些人已經和他“扛”上了。
就算他認輸,對方也未必會“收兵”。
朱允熞心念飛轉,漸漸的,一個大膽的想法,慢慢浮上腦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