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弄明白哪裡應該斷句。
看完一本奏章,朱允熞呆坐在那裡。
我是誰?
我從哪裡來?
我要到哪裡去?
他已經不自覺的發出了人生三問。
這封奏章將廢話文學運用得出神入化,明明三言兩語就可以交待清楚的事情,卻是洋洋灑灑寫了一大堆。
他看得那叫一個累啊!
可是有什麼辦法呢?
為了這個問題,據說老朱也曾經三令五申,讓臣子們不要這樣寫奏章,有事說事,別說廢話。
可這些讀書人偏不聽!
老朱為此不惜寫大白話聖旨,想讓他們明白應該怎麼正確說話。
但還是沒用。
奏章中的廢話依然沒有減少。
最後,就連老朱都徒嘆奈何,只能自己受苦受累,花更多的時候看奏章。
畢竟,還是要讓這些讀書人去治理天下。
總不能用不認識字的文盲吧?
他們也寫不了奏章啊!
老朱都沒辦法解決的問題,他現在剛剛監國理政,又能如何呢?
原本還野心勃勃,想著要辦軍事學堂,要編纂《洪武大典》,要寫書傳世,開啟現代文明。
無數的想法,無數的宏偉藍圖,在這一刻,都被無情的掐滅。
現在看來,剛是批閱完奏章,都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就更別說做其他事情了。
麻了。
真的麻了。
我還是一個七歲的孩子,我還想享受美好的生活啊!
這根本就是我不能承受之重。
這一回,朱允熞真是欲哭無淚。
這就是996都看不完啊!
資本家都沒這麼狠啊!
更別說他還是“童工”了。
朱允熞萬般無奈的拿起第二本奏章。
看不完怎麼辦?
好像真沒啥辦法。
只能看一點,算一點了。
就在這時,又有一名通政司的官員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