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司主管翟善第二個站了出來。
反對道:“殿下,如此便捷之法,臣以為,當先在大明腹地修建!”
“先是修通自京師通往松江府的鐵路,再隨後打通多個沿海城市通往京師的鐵路!”
“如此一來,大明將可以再多出數個龐大的出海口。”
“可以修建更多的造船廠,建造更多的船隻,掌握建立更多的殖民地!”
翟善從出海的角度,考慮了一番鐵路的用途。
只要有這個名為‘火車’的東西,那麼大明完全可以再投入海量的物資,在其他沿海地區的出海口,擴建多個港口!
譬如在嶺南地區,增設數個港口。
再以火車相連。
不斷往南運送物資,到時候大明通往南洋海域的道路,將會更加便捷!
少去不少路程!
又好比,大明完全可以用鐵路將京師同山東地區連線起來。
在山東地區建立起多個出海口。
日後再前往倭國,便完全可以從更近的地方出海,而不是非得從松江府魔都出發!
大明疆域遼闊。
很多時候,從不同的地方出發,所要耗費的時日和路程都有所不同。
如果鐵路當真如此便捷。
完全可以給大明的出海之路減少許多阻力!
譬如大明想要出海的百姓,日後便完全可以不用再先前往松江府,而是完全可以直接去往南邊的嶺南地區,就在另外一個港口出海,抵達附近的殖民地。
如此一來。
不僅避免瞭如今松江府出海能力薄弱、擁堵的問題。
更是可以讓大明的出海之路,往前邁進一大步!
所以翟善是絕對不主張朱允熞往漠北鋪設鐵路的,因為這在他看來,完全就是浪費人力和物力!
五十萬勞工!
這可是比修建金陵長江大橋還要多的數量!
如此多的人力、物力。
就為了建設一條沒有多少用處的鐵路!
這何止是浪費?
簡直是在敗家!
只不過翟善當然不敢同朱允熞這麼說話,甚至之所以說這番話,也完全是因為朱允熞之前說過,要是出海之事不成,便要砍了他的腦袋!
否則就算給翟善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反對!
不過……
翟善的反對,更多的其實是一種推卸責任的行為,他心中早就已經料定,朱允熞的心意堅定。
不可能轉變主意。
於是方才有了之前的建議,因為只有今日提出了反對的意見,來日大明出海之事遭到阻力陷入瓶頸的時候,他才會有合適的藉口。
才會有合適的理由推脫。
更何況,如今大明的出海業務,也的確遭到了不少的阻力!
幾乎接近了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