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後,奉天殿。
朱允熞高高階坐上方,在奉天殿之內,已經升起了一個巨大的沙盤。
從朱允熞的角度看去,正好能夠俯瞰全域性。
這沙盤,正是朱允熞命令金陵十八坊按照大明地圖來製作而成,可以模擬雙方大軍的行進路程,還有大明的後勤補給路線。
可謂是一目瞭然。
下方,一位軍務處的大臣正在挪動著沙盤內的棋子。
“稟太孫殿下,按照前線的情報來看,今日,我大明的五十萬大軍,將會集結於北平附近!”
“而北元的六十萬大軍,則就在北平一帶活動。”
“說不定,此時雙方已經出現了一些小規模的交戰。”
這些情報自然都是推測。
一天的功夫,再怎麼快按照這年代的交通速度,也不可能傳回京師,傳到朱允熞的耳朵裡。
事實上,京師得到的訊息通常都是三日前的訊息。
隨後根據地形、地勢,以及目前已知的情報進行合理的推測,大明五十萬大軍原本的目的,就是在北平集結。
然後一舉推入北元境內,尋找北元主力決戰。
但具體的時日,卻有可能是今日,也有可能是明日,甚至出現一些意外,耽擱上幾天都不是不可能。
朱允熞看著代表大明五十萬將士還有五萬新軍的棋子全都被擺放到北平周遭。
微微點了點頭。
隨後問道:“夏原吉,你戶部負責的糧草可供給足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這是自古以來的道理,但在如今的大明,卻逐漸變得沒那麼完全適用了。
因為國道的修建,大明境內現在早已是四通八達。
運輸的速度和損耗都遠遠小於過往,所以這一次五十萬的大軍才有可能同時佈置在北平附近,否則按照這時候的後勤能力。
區區一個北平,根本沒有能耐同時放下五十萬大軍。
光是每日人吃馬嚼的糧食,都能夠讓藍玉發愁一陣子了!更別說,還有武器裝備的損耗,開鑿井水的難處!
在以往數次北伐之中,大明的上百萬大軍,都是佈置在沿線一帶,分散放置。
看上去人多,可實際上呢?
同此時大明單單在北平就集結五十萬兵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在強力後勤的保障下,大明其他地方的衛所軍隊就只需要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