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更為合適!”
但這話,剛一說出來,就有人提出了反對意見。
甚至還不止一個!
“老匹夫,你是用什麼腦子想出來的建文這個年號?”
“以陛下的功績,又怎麼能用區區建文這個年號!根本配不上陛下的豐功偉績!”
“自陛下監國以來,北征韃靼,南征安南!西進海外,滅南洋諸國,扶植三佛齊國,又接連打服了德里蘇丹國,帖木兒帝國!”
“整個世界都在陛下的膝下顫抖!”
“如此武功,又怎麼可能是一個區區建文,能夠形容的?”
“而且,建文建文,這名號也忒小氣了些!”
“依我的看法,陛下的年號應當叫永樂才對!這才符合陛下的功績!”
“大明永樂,豈不比你的建文好上百倍?”
其他人聽後。
也紛紛覺得有道理,建文這個年號實在是和陛下搭不上任何關係。
倒是永樂這個年號比較符合陛下的功績。
畢竟以現在的情況來看,大明永樂,還真不是什麼痴人說夢的想法,而是實實在在可能發生的事情!
單只是朱允熞一人。
便鼎定了大明至少千年的國運!
“好!這個好!”
“那就將這個年號稟報上去,讓陛下定奪?”
眾位大臣紛紛點頭:“好極!好極!”
“不過,為了穩妥起見,咱們還是多起草幾個年號,讓陛下挑選才是。”
“咱們再想想!再想想!”
但大家都對永樂這個年號頗為中意,於是接下來的幾個年號,大家也就是隨便起了一下。
然後就讓人給朱允熞送去。
而當朱允熞拿到這些大臣所起草的年號時。
朱允熞表情簡直不要太古怪!
“永樂?這不是朱棣的年號嗎?!”
“這……”
朱允熞不由得搖了搖頭,他倒不是對永樂這個年號不滿意。
而是他還沒有那麼不要臉!
把朱棣一家子給趕到海外去也就算了,還把永樂這個年號給朱棣佔了,那未免也太過分了。
雖然說,永樂這個年號,朱棣這輩子是沒機會用上了。
但就算這樣,朱允熞也不是很想用。
最關鍵的是……他自己心裡那關過不去!
在腦海中想了想。
大明十六帝中,要說朱允熞最喜歡的一個年號,莫過於木匠皇帝朱由校的年號——天啟!
同時,這年號也極為符合朱允熞的情況。
他不正是承天之啟,方才有了今時今日的這番偉業嗎?
所以朱允熞毫不猶豫的在奏摺上劃了個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