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的心意,兒臣心領了,兒臣真的很感激父皇。[棉花糖]但是兒臣心意已決,一定要完成父皇給予的重任!”他慨然回答,“兒臣如今年紀不大,但是自信已經可以為父皇分憂了,甘羅十二歲就可以為國出使,可以為國奪下五座城池,做上上卿,兒臣已經十四歲了,豈能庸碌無為?兒臣只是有些不捨京城繁華而已,為國效勞的心思卻一點都沒有動過。兒臣……兒臣此去,頂多晚上留念一下京城和父皇母后,平日裡絕不會有所退縮,還請父皇放心!”
“你倒是實誠……”眼見他不說大話,表示自己還會留戀京城,皇上禁不住笑了出來,“好吧,不管怎麼說,你這份心意我是明白了,那就希望你老老實實把事情辦好,你不用擔心我這邊,我這邊你要什麼就給什麼,絕不會有遲疑,你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行了。”
接著,他突然抬頭,看了看旁邊的臣子們,他們都恭恭敬敬地站在遠處,沒有任何人可以聽到這父子之間的密話。
“另外,我還有些事情要交代你。”
“請父皇明示!”太子馬上說。
“你是個實誠孩子,其實這很好,治國就是要對萬民實誠,少一些奸詐詭譎伎倆,不過你自己實誠,卻不能覺得別人也都實誠,要對別人多留個心眼。你是太子,人人都會對你畢恭畢敬,奉承你討好你,這次你代替我出巡更加是尤其如此,不管是國中之人還是高麗人,他們都會對你滿口諛詞的,你千萬不要被迷了頭腦,要清醒,清醒妃若凌雲!你得想明白,這天下,少有人是會真心對別人頂禮膜拜的,他們對你畢恭畢敬,要麼是畏服你,要麼就是想要從你的手裡撈好處,你不能因為他們奉承你就腦袋發昏,他們讓你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時時刻刻記得保住清醒和主見!”
“兒臣明白了。”太子一直聽著父皇的教誨,最後他點了點頭。
“嗯,其實父皇說這一番話,不是信不過你,而是高麗的情況,遠比我之前想的要複雜。”皇帝微微放低了聲音,“倒沒想到,你去了高麗,除了總鎮後方之外,還要再趟一次渾水啊!”
“父皇此言何意?”太子不太明白父親的意思。(無彈窗廣告)
“前幾天,內閣收到了駐高麗使團的報告,因為事關重大,他們將報告也馬上轉給了我,請求我來定奪。”皇上低著頭看著太子,面色突然變得凝重了起來,“他們報告說,最近高麗國主李琿行止不軌,對我朝使團好像越發不敬,使團的意見他也越來越置之不理,似乎有埋怨我朝對高麗干涉太甚的跡象……”
“高麗國主不軌?”太子吃了一驚。
他沒有想到高麗居然會在這個節骨眼上對大漢有不滿,畢竟他這次去總鎮後方,統領攻伐日本,可是十分需要高麗朝廷配合的,如果高麗朝廷掣肘的話,天知道要給他帶來多少麻煩。
“父皇……這其中是不是有什麼誤會?”思索了片刻之後,他馬上問,“兒臣之前並沒有參議國政,所以不大清楚,可是好像之前高麗國主一直對我朝致禮甚恭,更何況,前陣子還專門請求要將宗女獻給兒臣作為侍妾,這不像是有什麼不軌企圖啊?”
“怎麼?送你兩個宗女你就全幫人說話了嗎?”皇帝掃了太子一眼。“這倒是長大了啊。”
“兒臣不是那個意思!”太子有些尷尬,連忙再為自己辯白,“兒臣只是想……如果高麗國主對我朝有所不敬,那他就不應該還一直在謀求討好朝廷啊?再說了,現在使團的報告還只是一面之詞而已,有可能其中有什麼誤會也說不定。父皇可以召見一下高麗的使臣,問一問他們到底怎麼回事?”
看到兒子尷尬緊張的樣子,皇帝禁不住再次笑了起來,“哈哈,就開個玩笑,瞧你緊張的!你說的有道理,其實收到報告的時候,我也是將信將疑,所以將高麗的使臣也召見了過來,跟他詢問了一下。”
這高麗的使臣,自然就是李珂了吧。太子心想。
因為是高麗宗室,而且熟悉高麗上下情況,李珂這次也將作為隨侍的大臣,和他一起前往高麗,如果真的高麗內部有變的話,那還真是麻煩了。
“使臣……使臣怎麼說?”他小心翼翼地問。
“有趣的地方就在這裡了,我只是暗示了一下,結果這使臣反應極大,嚴詞否認高麗國主對我朝有不滿的指控,堅持說高麗國主是靠我朝才得以復國的,因此對朝廷感恩戴德,絕對沒有任何非分之想,指控根本是空穴來風。”皇帝搖了搖頭,顯然對這種情況也有些不解,“相反,他還隱約約約指責使團,說是使團在高麗驕橫跋扈,讓高麗上下苦不堪言。他說高麗國主已經是委曲求全,基本上對使團有求必應,但是使團裡面有些人慾壑難填,步步緊逼讓高麗實在難以撐持,所以高麗國主無奈之下才會拒絕一些過於過分的要求,惹得使團嫌隙。”
“這……”太子更加驚訝了,“這豈不是在反著指控使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