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我們我們真能夠擋住漢寇嗎?”這個問題,在早已經心煩意亂的板倉重宗聽來,更加顯得刺耳了。
我怎麼知道能不能擋住?若是知道,還用得著如此煩憂嗎?他禁不住在心裡大罵。
如今天下已經和平了這麼多年,之前那些強悍的名臣武將大多早已經凋零,而他們的子孫卻已經在優渥的生活當中,喪失了之前祖先們的勇氣和熱血,尤其在這個體弱多病的本多政朝身上,更加是看不到任何來自父親祖父的半點英豪之氣。
這些天來,他一直惴惴不安,尤其是當聽到了福山藩的藩主水野勝成被漢寇大軍殺死的訊息之後,更加是惶惶不可終日,生怕自己也會遭到這樣的下場。他這些時間早已經將自己的家眷親族都已經送向了關東,若不是因為板倉重宗和幕府都拒絕了他遷回關東的要求,恐怕他自己也早就丟棄了自己手下的姬路藩逃回關東了。
即使是這樣,他也沒有放棄原本的恐懼,這些天來他一直都圍在板倉重宗的身邊,好像要藉著他來給自己一些勇氣似的。若不是顧忌本多家在幕府內部勢大根深,板倉重宗早就要責罰他這種怯懦的行為了。
“我們世代領受幕府的恩惠,又是神君所確定的譜代大名,理應為幕府效忠到最後一刻,想那麼多又有什麼用?”他忍不住暗暗呵斥了對方,“如今幕府憂患艱難,正是我輩殺身報國的時候,我們只要為幕府盡了忠那就行了!至於擋得住擋不住,那得要看天意。”
“是是。”本多政朝臉色微微變化,但是也沒有再說什麼只是輕輕點頭。
雖然知道對方內心當中對自己的話不以為然,但是板倉重宗也沒有興趣再和這位譜代大名爭論了,自從來到了姬路藩之後,他就下令將已經集結起來的藩軍全部收歸到自己的屬下,由自己來親自指揮而本多政朝對這一條也並不牴觸,他知道自己並沒有多少經驗,還不如唯馬首是瞻。
可是縱使表面上怎麼鎮定自若,板倉重宗又何嘗有多少信心?他也是在承平年代長大的,他自己也沒有多少信心能夠在大漢的兵鋒面前挫敗他們,讓漢寇不得不止步於西國。
所以這陣子他一直都在不停地向幕府報告,希望幕府能夠派出更多援軍和精兵強將來支援自己,雖然幕府最近一直都在調遣大軍前來京都,但是他總是覺得還不夠,因而他一直都在收縮周邊的力量。
不過,不管怎麼樣,姬路城是要塞,而在姬路城的後面就是一片平原,直到京都都是一片坦途,若是姬路城被攻破,漢寇大軍可以一路進軍,甚至有可能直接就打到了京都城下,讓整個近畿也成為戰亂之地。
所以即使覺得自己手上的力量不夠,他還是親自帶著一支大軍來到了姬路城,打算依靠這座要塞來儘量抵禦漢寇。
他站在姬路城最中心的大天守閣上,居高臨下放眼看著城中四處逡巡的軍隊。
在漢寇登陸之後,城中已經有不少人因為害怕就選擇逃離了這座城市,而他一來到這裡,就下令將城中所有與軍事無關的平民都往近畿和關東遷徙,所以現在姬路城當中已經沒有多少平民了,到處都是士兵。
這些被趕走的平民,資源貧乏的板倉重宗並沒有給他們任何保障措施,只是將他們趕走了事,所以他們接下來一路上肯定要面臨十分艱難的處境,只能四處顛沛流離,不過在板倉重宗看來,這樣總比困在姬路城當中成為兩邊炮火的犧牲品要好一點點。
當然,除了拼死抵抗漢寇進軍之外,他還從千里之外的江戶領受到了另外一個命令相比固守待援抵抗漢寇來,這個命令是不能宣傳出去的,只能秘密去做。
沒錯,在派過來援兵的同時,江戶那邊也派過來了一群使者,他們都是老中土井利勝大人的心腹,這次是帶著特殊使命來到這裡的而這個特殊使命,除了板倉重宗之外也只有極少數人才知道。
在大漢四處肆虐到處兵禍連結,並且還專門釋出檄文說要討伐幕府,要讓幕府將軍德川家光和他的重臣們為之前對大漢的不敬付出代價,但是幕府將軍居然還是暗地裡打算和大漢和談,想要和他們妥協這個訊息如果傳出去的話,恐怕會給其他人帶來極大的震撼吧。
如今的幕府在明面上一直都四處宣告要和漢寇血戰到底,要以北條時宗為榜樣,全國上下一心,共同抵禦漢寇的侵襲。背地裡誰又能想得到,就是幕府將軍和重臣,在想盡辦法同漢寇妥協,甚至打算付出極大的代價呢?
不過板倉重宗卻接受了這個現實,畢竟他是要親自面對漢寇兵鋒的人,自然也比任何人都希望這場突如其來的戰事能夠早點結束。顛沛流離的流民有多麼悽慘,他已經見識到了,他十分害怕如果繼續打下去,關東的子民也要受到這種可怕的災禍,他更加害怕在幕府的統治在風雨飄揚當中垮塌,也讓他這樣的譜代大名為之陪葬。
等到本多政朝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離開了大天守閣的頂層之後,頂層開始變得一片寂靜。直到許久之後,才有幾聲零碎的腳步聲在他的身後響起。
這是一個大概四十歲左右的年輕人,和平常武士一樣的打扮,不過長相頗為斯文,看上去就像是一個文官,而不是上陣殺敵的武士。
“參見大人。”當來到了板倉重宗的背後時,來人很恭敬地向他行了禮。
他是高木清,是老中筆頭土井利勝身邊的心腹,也正是這次他派過來負責和談的領頭人。
他性格謹慎,行事十分周密,雖然在幕府裡面官位不高,但是卻被土井利勝看中了,這件事必須隱秘行事,非要交給他這樣的人才行。
而他也知道他自己此行的重要性,所以自從接受命令之後,就馬不停蹄地從江戶趕到了京都,並且隨著板倉重宗一起來到了姬路城當中。
姬路城當然也不是他這番旅途的終點。
“高木,眼下姬路城乃至西的整個形勢,這一路過來你都是看在眼裡的,所以你此行的任務之重大,想必你也是清楚的吧?”板倉重宗沒有回頭看他,而是依舊眺望著遠端那重重的樓宇,“將軍大人和老中大人的厚望,你一定要小心行事,絕對不能辜負了他們。”
雖然高木清是老中大人的心腹,但是板倉重宗是京都所司代,在幕府的體制裡面離老中也僅有一步之遙了,地位十分崇高,所以跟他說話的時候也不用怎麼客氣。
“大人請放心,在下完全清楚。”高木清仍舊垂著腰,恭恭敬敬地回答,“眼下時勢艱難,每過一日就敗壞一分,所以在下現在也甘願擔當生命風險,去為幕府和漢寇談判。只要一發現漢寇的蹤跡,在下就立刻前往。”
“漢寇的具體進軍路線,我當然不會知道,不過以他們進軍的速度來看,用不了多久就會來到播磨國境內,所以你只需要即刻往西南行進,很快就可以碰上他們的軍隊了。”板倉重宗馬上回答,“不過,一路上你必須做到保密,絕對不能夠讓任何人知道你此行的來意,直到見到了漢寇首領為止,明白了嗎?”
“老中大人也是這麼交代在下的,在下絕對不會洩露訊息。”高木清馬上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