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素來知道哥哥的性格,既然他把自己逼到了這個地步,那就是一定要逼死自己為止的,自己現在能夠想到的東西,他也一定能夠想得到他搞不好真的就會為了剷除後患,不再顧忌什麼罵名,直接加緊派人過來處死自己。
“大人,您現在看清楚了嗎?上天可憐大人,給了一條路……您真的不能不走啊!”稻葉正利突然再度以頭觸地,哀懇主上,“現在再要猶豫的話,以後恐怕就再也沒有機會了,追悔莫及!”
留在這裡,是坐以待斃而且必死無疑,甚至可能很快就要被迫死,如果逃出這裡的話,就算不能接任將軍大位,至少能夠保全自己的生命。如果要選的話,恐怕也沒有別的路子可選了吧。
若不是形勢完全絕望,他又怎麼可能肯去坐以待斃,以自己的死讓德川家光開心?
“是的,你說得對。”沉默了半晌之後,他忽然嘆了口氣,然後驟然伸出手來,再度拿向了案幾的刀,不過這次佩刀的刀刃並不向著他自己,而是向著虛空,又好像是向著江戶城內的那個人。
“我不能坐以待斃!我要拯救天下,拯救德川家!”
……………………
被他揮刀相向的那個人,此時當然不知道自己的弟弟下定了什麼樣的決心,他也沒有閒暇去管這個人。
他現在的全部精力,都已經放在應對大漢入侵所帶來的複雜而十分惡劣的局面當中了。
身為幕府將軍,他能夠得到的訊息自然比旁人詳實確切很多,因而也更加能夠看到如今的局勢有多麼敗壞。
九州全島陷落、大量藩主投降大漢、朝廷寢返與大漢沆瀣一氣釋出詔書將自己指為朝敵、毛利家寢返迎接大漢軍隊登陸本州島,這一連串的壞訊息紛至沓來,打擊他的神經,也讓他原本就十分焦躁的性格變得更加易怒。
最近以來,侍奉在他身邊的人們可謂是吃夠了苦頭,稍不小心就會因為各種小事而被處罰,可謂是苦不堪言。
不過,發怒歸發怒,如今他也明白,第一要務只能是想辦法擊退漢寇,維持住德川家的江山,否則他就是德川家最大的罪人了,只怕沒有顏面再去地下見父親和祖父。
就在德川忠長和稻葉正利密議的時候,他也將自己的首席老中土井利勝叫到了跟前來,和他商討目前的形勢和對策。
因為和幕府內部的舊勢力牽涉不是特別深,所以土井利勝深得他的信任和重用,經常接受他的私下召見,這種私下會面比公開的高層會議要少了很多拘束,更加可以暢所欲言。
“現在毛利家已經拒絕了我們之前的全部拉攏條件,選擇了和朝廷一起寢返,這給了我們以重創,更為可慮的是,現在西國其他大名也是蠢蠢欲動,至少他們不肯拼命抵抗大漢,顯然是存了首鼠兩端的觀望之意。”在中奧內相對狹小的房間當中,土井利勝低聲對將軍報告。
雖然說得十分嚴重,但是土井利勝的表情卻十分平淡,好像這是預料之中的事情一樣。
而德川家光就不會那麼平靜了,他緊緊地握住了拳頭,顯然怒氣又湧上了心頭。
“這些反賊……”
自從他接掌將軍大位之後,行事十分激烈,對各地的藩主也十分苛刻,這不光是他的個人性格的問題,也是為了更加鞏固德川家的優勢,削弱這些外藩的實力,讓這些藩主不能再威脅幕府的統治。
如果沒有外來的因素的干預的話,他這些行動可以說是恰如其分的,用不了幾年他就可以確立整個幕府對外藩的法度,並且逼迫每一家外藩大名都將人質送到江戶來,確立幕府對朝廷和外藩的絕對統治地位。
可是在大漢打過來的時候,之前的那些苛刻之舉,就變成了各藩對幕府離心的理由,他們原本就在這些年當中對幕府積累了怨恨,現在一有機會,自然會想盡辦法擺脫幕府的統治,至少不會真心為了維護幕府而奮戰。
現在西國已經崩壞了,雖然有一個實力很強、而且比較忠順於幕府的池田家,但是他們也獨木難支,大漢軍隊只要一路進軍,打到京都城下也許也並非難事。
那麼,京都就守得住嗎?
在外人的面前,這兩個人都表現得信心滿滿,一副一定要在京都誓死抵抗,把漢寇趕出本州島的架勢,但是他們也都知道,這只是宣傳上的策略而已,在形勢如此惡化的今天,並不能夠當真。
“京都的防務現在怎麼樣了。”沉默了片刻之後,德川家光壓抑住了心中的憤怒,以儘量平靜的態度問對方。
“現在已經有大批軍隊集結在近畿了,為數三萬餘人,後續也在陸續前往。他們在京都所司代的幫助之下,倒也算是部署順利。”土井利勝馬上回答,“另外,因為之前的焦土令,他們已經在近畿籌集了大量的糧食,所以關東的供應壓力會減輕很多。”
這個稍微能算好訊息的訊息,終於讓德川家光寬心了一點。在之前的幕府議事當中,因為土井利勝的堅持,他作為將軍下達了焦土令,命令從關東到京都的沿途,各藩和各地都要將所有的糧食儲存都交給大軍作為軍需,以便緩解關東的供應壓力。
這個命令得到了貫徹,雖然會讓沿途各地對幕府怨聲載道,雖然會讓他們受盡罵名,但是至少對幕府是極為有利的。現在德川家光也顧不得什麼小民的死活了。
“你辛苦了,還請之後繼續努力。”他難得地讚許了別人一句。“你放心,不管別人怎麼看待你,我都絕對不會虧待你的。”
“盡忠國事,是臣應做的。”土井利勝再度向他行禮,然後繼續提醒他。“大人,現在各地的外藩都蠢蠢欲動,我們應該予以警惕。”
“我已經責成柳生和水野去辦了。”德川家光馬上回答。
柳生宗矩和水野守信是幕府的大目付,一直都負有監視各地大名的責任,之前因為幕府專使柳生元齋辦事不力惹出大亂的緣故,柳生宗矩備受攻擊,所以他現在也算是戴罪立功。
“將軍大人,戰爭不看一城一地的得失,只看最後的結果,所以幕府不能貿然去和大漢決戰。”因為心念所在,所以土井利勝再度提醒了對方,“就算要下賭注,我們也不能在京都賭,而是在關東、在江戶賭。另外……我們現在可以先去和大漢和談,看看要什麼條件他們才能退兵……”
下載本書最新的txt電子書請點選:
本書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點選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閱讀記錄,下次開啟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部落格、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