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大明武夫 > 第1644章 傾扶桑之物力

第1644章 傾扶桑之物力 (第1/2頁)

法皇和左右大臣一行人是經過數天的跋涉才來到南方的,如同當年的後醍醐天皇一樣,他們輾轉流離出了京都,然後在忐忑不安當中南行。(無彈窗廣告)

後醍醐天皇南行後,藉著天皇的權威和其他人對鎌倉幕府的不滿,一度重新君臨御極,並且統治了大片的區域,開闢了南北朝時代,而法皇和他的左膀右臂們,他們的雄心要比前輩更大。

因為大漢軍隊在九州島的入侵,所以南國已經是一片混亂,到處都有難民往北逃亡,各藩原本想要用武力來阻擋難民出境,但是很快在洶湧的人潮面前就變得無濟於事,所以最後都放棄了阻擋,甚至還有不少藩士也攜家帶口加入到了逃亡的人潮當中。

在洶湧人潮的衝擊下,各處的道路都有些阻塞,而且沒有人來維持,秩序也變得十分混亂,甚至還有不少盜匪充塞其中,落單的婦孺甚至沒有結團的青壯都會被搶掠一空,哭喊聲此起彼伏,令人為之惻然。

一路南行的這一群人混跡在難民潮當中,幾乎沒有人注意到他們的方向和自己不同,現在人人都只顧得上自己,再也沒有餘裕去管別人的事情了。不過,好在由於這一行人人數眾多,手中也拿著兵器,看上去很不好惹,所以零星的盜匪也並沒有光顧他們。

一路上,看著與京都迥異的風景,又看著源源不絕的人潮和他們臉上的驚恐絕望表情,法皇的心情變得越來越沉重,最後他長嘆了口氣。

“真希望這些災難早日過去,讓讓子民們早點重新安居樂業,再不用受這樣的苦楚!”

“只要幕府能夠早點被擊垮,我等就已經能還天下一個清淨。”守護在他旁邊的二條康道低聲說。“為了擊垮幕府,付出一些代價總是必須的,現在只能讓萬民先忍耐一下了。”

“你說得對。”法皇垂下了視線,顯然對二條康道的話深以為然。

縱使心有惻隱,但是對權力的渴望還是在他的心中佔據了上風,只要能夠讓自己奪失去的權力,那麼就算讓天下人受一受苦,他也在所不惜,正因為看出了法皇心中所想,所以二條康道乾脆給了他一個臺階下。

“是的,現在萬民吃一些苦,但是隻要能夠推翻幕府這就是值得的。”左大臣一條兼遐適時地也參入了進來,“長痛不如短痛,與其世世代代都在幕府的統治下煎熬,不如來一次大的風潮,將幕府的統治推翻,這樣萬民的苦楚只會少幾分。”

“左府大人說得很對。”二條康道也馬上附和了他,“這次我們絕對不與幕府之人妥協,否則那就是重蹈覆轍了。我等寧可死,也不願意再受那等屈辱!”

他所說的覆轍正是南朝的教訓,在後醍醐天皇逃到南國並且建立政權和室町幕府對壘了幾十年後,南朝的形勢變得日漸窘迫,地盤也越來越少。終於,在第三代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滿的統治時期,經過了長達數十年的對壘,已經無力再對抗北朝的南朝皇室,在幕府承認他們天皇繼承權的誘降條件下,終於選擇了對北朝投降。

然而在他們投降之後,幕府將軍卻出爾反爾,收了自己的承諾,讓南朝天皇一系失去了承繼之權,當時的南朝後龜山天皇在憤懣當中憂鬱而死。這樣的教訓,這些人當然瞭然於心,他們之所以說出來,也就是為了讓法皇堅定意志,免得到了現在這一步還有動搖。

“不錯,如今我們和幕府已經勢不兩立了,斷沒有妥協的餘地。”法皇緊握住了手,顯然要比剛才堅定了許多。“眾位愛卿深明大義,實在讓朕甚為感動。”

“陛下,現在重要的是給大家一塊容身之處,讓大家可以稍稍安歇,同時能夠儘快將詔令釋出出來。”一條兼遐馬上說出了現在他的打算,“如果我們一直在路上顛沛流離,恐怕京都會有不測之危”

他所說的不測之危,就是恐怕幕府在他們逃離之後,在京都另立攝政王,甚至另立天皇,然後將他們打為叛逆,如果真要是這麼做了,這不啻為釜底抽薪,讓他們原本就薄弱的權威變得更加稀薄,也會讓他們更加難以抬高自己的地位。[棉花糖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好在現在他們將天皇也挾制在了手中,另外江戶已經是一片混亂,倉促之間他們就算想要另立朝廷,也未必能夠做得到。

另外,現在就算想要打出朝廷的旗號來,也是十分困難。現在到處都是流離的難民,各地的秩序都混亂了,就算朝廷現在在這裡打出旗號,又有誰肯聽?更別說還想要釋出詔令,傳檄天下了。

根本送都沒有人會去送。

現狀的困窘,每個人都瞭然於心,之前因為需要逃離幕府掌握的緣故無暇去顧及,但是在輾轉流離到了南方的如今,也必須予以正視了。

“如今之計,只能找尋一二強藩,然後用與強藩合作,讓他們打出尊奉朝廷的旗號來。”右大臣二條康道沒有那麼多顧忌,馬上就說出了心中的考慮。“現在到處兵荒馬亂,強藩才有兵有人,可以保衛住朝廷,而且強藩可以壯大朝廷的聲勢,讓朝廷更加能夠號召得動天下人。”

這個道理政仁法皇當然也也是心知肚明,可是他也知道事情不會像說起來這麼容易。“若要跟強藩合作的話,該找哪個強藩才好呢?朝廷失墜多年,各藩早就自行其是,他們他們居心叵測,恐怕未必會樂於幫助朝廷啊”

他說得也是事實,朝廷的權威不張已經延續了好幾百年了,現在各藩的藩主,他們的先祖就沒有服從過朝廷的號令,現在又怎麼可能輕易服從?不服從也就罷了,他們若是存了向幕府表功的心思,或者乾脆就是為自己的私利著想,在接到訊息之後將朝廷挾持起來,到時候又該如何?

凡此種種,確實讓人憂慮。

“說到底還是朝廷手中無兵無財,以至於只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行事不得不瞻前顧後,生怕前功盡棄。”想到這個恨處,法皇忍不住又長嘆了口氣,“只盼朕和愛卿能夠得天之佑,讓朝廷擺脫這樣的困窘,讓子孫後代再不用受這樣的苦楚!”

看到法皇如此悲憤的樣子,兩位大臣自然只能一起跟他告罪,同時不住寬慰,這才撫平法皇的情緒。

忿恨歸忿恨,既然都已經走到這個地步了,不面對現實是不行的,只能按照之前的定計,在南國找尋強藩來求援。

南國的強藩並不多,能夠稍稍值得信任的就更加少了,左右大臣兩個人仔細地考慮斟酌,尋思到底向哪幾個人求援。

現在離他們最近的、主家和分家各自統治著因幡國鳥取藩和備中國岡山藩大片石領地的池田家,是首先被排除的。池田家的先祖池田輝政是戰國時代的武將,先是為織田信長效力後來歸屬於豐臣秀吉,最後在豐臣秀吉死後投靠了德川家康,並且在關原大戰當中立下了赫赫戰功,深得幕府將軍德川家康的信賴和倚重。

為了籠絡他,德川家康將女兒督姬嫁給了他,而且池田家的後人都與德川家的女兒或者養女通婚,可謂淵源甚深。

除了他本人直系子孫之外,幕府還特意封賞其親族,其弟池田長吉、次子忠繼、三男忠雄統統都被立為藩主,最後統算起來池田家的朱家和各個支系分家總共擁有近百萬石的大領地,因此池田輝政也為世人稱為“西國將軍”或“姬路宰相”。

池田輝政現在已經死去,池田家依舊極得幕府寵信,他們家也是幕府在西國的支柱,雖然這些恩寵未必能夠敵得過被大漢破家滅國的恐懼,但是朝廷不可能去對他們抱有什麼指望。

廣島藩的淺野家,同樣也和幕府淵源極深,先祖淺野長政是豐臣秀吉政權當中的五奉行之一,在豐臣秀吉死後文臣武將們的激烈鬥爭當中,選擇了投靠德川家,並且為德川家奪取日本做出了重要貢獻,於是被德川家重重犒賞,封了安藝國廣島藩四十二萬石的領地。

同時,與池田家一樣,幕府也著意用姻親關係來籠絡淺野家,繼承淺野長政家主之位的兒子淺野長晟,娶的正妻就是德川家康的女兒振姬,且德川振姬生下的嫡子淺野光晟,現在已經在淺野長晟死後繼承了藩主之位淺野光晟說起來還是現任將軍德川家光的親叔叔,雖然年紀比家光還小。

從這一點來看,淺野家同樣也不能夠依靠。

算來算去,在西國的大大名當中,能夠予以一定程度上信任的,只有毛利家了。

毛利輝元與德川家康的紛爭是人盡皆知的事實,而且毛利家被德川家肆意打壓,家族領地大為縮水也是人盡皆知,他們心中不懷有忿恨是不可能的,至少值得試一試。

更何況,在大漢平定了九州島之後,毛利家的領地就是首當其衝,大漢只要想北上,毛利家就必須要作出抉擇了而在大漢的兵鋒下,法皇和左右大臣都相信他們不會打定主意為幕府效死。

最新小說: 一代奸相 風雲大夏 三國從召喚猛將開始 陌上妖神 嫁給不孕不育的皇叔後,我喜得三寶 大宋狂醫 歷史的天空之靖康遺恨 公子上朝 穿越小克虜伯 黃巢大起義:盛世唐朝的終結殺手 鏡花緣 魂穿大漢:我是隱世戰神霍去病 大宋極品紈絝 夭壽啦,異世界竟然不懂美食! 夫君他不解風情 穿越後改嫁隔壁老唐 逍遙小姑爺 不知卿卿是女凰 潛龍戲珠 晉末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