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的意思,我們已經明白了,我們也一定會配合將軍的行動,只要大漢軍隊想要北上和幕府交戰,弊藩絕對不會予以阻攔。現在大漢軍隊在九州武功赫赫,想來很快就要進軍京都了吧……將軍,可否讓我等使者去參覲貴軍的大將和貴國天子派過來的使者呢?”
“若是想要參覲,你們自然可以去參覲。”畢肅倒沒有為難他們的意思,“現在我們大漢的大將和使臣已經在長崎城駐節了,你若是要去,那就去吧,我會讓一些士兵護送你的。不過現在九州島上的秩序還是比較混亂,使者路上要小心。”
“多謝將軍美意,我們自然會小心的。”雖然聽到長崎已經落入到大漢手中、並且成為他們軍政大員的駐節之地令人有些感慨,但是毛利元信還是再度向畢肅行了個禮。
接著,他突然放低了聲音。
“如果貴軍對細川家實在有成見,並且想要用細川家的性命來立威的話,我們毛利家倒也可以幫忙。”
還沒有等畢肅表達意見,毛利元信突然有些詭異地笑了起來,“不瞞將軍,現在小倉藩城當中,已經有不少人對細川家不滿了,他們都不願意跟著細川家去送死,如果將軍真的希望要他們的性命,我們可以暗中說和。”
因為心裡期盼毛利家能夠來幫助自己,所以自從毛利家的使者駕臨之後,細川忠利對他們十分殷勤,沒有多少防備,毛利家原本就和小倉藩來往甚多,這次更加藉機和小倉藩當中的一些重要人物暗中進行了會談——當然,確實沒有多少人願意為了細川家和幕府殉葬。
準備拿細川家來作為取悅我們大漢的工具嗎?畢肅心裡冷笑了起來。
不過,能夠藉此而少讓大漢軍隊受點損失,總是好事。
“那就按使者所言吧。”他大笑了起來,“請回去告訴那些有心人吧,三天之內如果獻出城池,我們只要細川家全族的性命,如果三天之後還是沒有做成的話,那就不要怪我們了!”
“相信他們會做出明智的判斷的。”毛利元信仍舊微笑著。
當天,毛利元信回到了城中,然後將大漢軍隊願意饒恕細川家的訊息告訴給了藩主細川忠利,然而他的高興並沒有持續多久。僅僅在當天夜裡,幾位得到了真正資訊的藩中重臣們就在深夜當中發動了兵變,細川忠利和他的子女們統統被殺死。
畢肅所給的三天期限僅僅只過了一天,小倉藩城就在毛利家的幫助之下被打下了,大漢軍進進抵到了九州島的最北端,也由此正式控制住了整個九州島。
這是一個十分輝煌的勝利,當然這對他們來說,只是完成了整個目標的第一部分而已,剩下的路仍舊很長。
拿下了小倉藩之後,一群大漢軍士帶著毛利元信南下長崎,準備讓他參覲大漢的大將和使臣,然而他們撲了個空,因為當時趙松和周璞等人已經帶著參陣的各地藩主們前去攻打久留米城了。
毛利元信不願意在等待當中浪費時間,所以他乾脆再度啟程,從長崎向久留米城進發,這次終於趕上了周璞等人的腳步。
因為久留米藩已經被整個平定,原本週璞和趙松已經打算回師,但是聽到了長州藩毛利家的使者到來的訊息之後,周璞還是抽出了時間接見了這位使者。
“在下毛利元信,參見天使!”一見面,毛利元信就向這位使者畢恭畢敬地行了禮。
經過他這一路上的見聞,尤其是見識到了九州殘破的景象、以及大漢軍隊的兵威之後,他更加堅定了一定要讓長州藩避開這次兵災,不為幕府愚忠殉葬的決心。
在來久留米的途中,他幾次思索,應該怎樣更加體面地向大漢投誠、尤其是怎樣體現出本藩的地位和作用來,提高大漢對自己的重視,為戰後的毛利家爭取一個更加重要的地位。
所以一見到周璞,他就誠惶誠恐,一心想要表現出對他的恭敬來,因為他知道,這個人代表大漢天子,隨口的幾句話,可能將會決定毛利家在戰後日本的地位來。
“免禮。”周璞隨口就讓他起來。
經過這陣子和那些誠惶誠恐的藩主們的來往之後,周璞已經習慣了別人對自己畢恭畢敬的樣子了,舉手投足之間也多了幾分大國使臣的威儀和驕矜——當然,因為頭髮之前剃過現在才長出了一些短髮,所以顯得有些不倫不類,不過並沒有人敢因此而對他有半分不恭。
“貴藩既然派你過來覲見我,想必是已經有?定計了吧?”周璞直接開門見山。
“是的,弊藩想要和島津家以及立花家一樣,向大漢投誠。”毛利元信再次跪倒在了地上,然後以頭觸地,“還請天使開恩,讓弊藩可以保住原有的領地人口。”
“我們此行來是為了討伐幕府,不是為了和各藩為敵,所有投誠我們的藩主都可以保全領地,甚至加封。”周璞不動聲色地給了他們一個利誘,“不過……貴藩畢竟是在本州島上,領地牽扯的地方甚多,真的已經全體一致同意投誠我國了嗎?”
“弊藩之前和幕府仇深似海,德川幕府無故減封,讓弊藩蒙受了巨大損失,先代藩主都含恨而終,如今想起來弊藩上下也是切齒痛恨……如今有了反抗幕府的機會,我等怎會放過!”毛利元信頗為激昂地回答,“投誠大漢,效忠王命,這是我們藩內重臣們一致的主張,也是藩主的決定,所以一定可以實行。當然,藩內也有一些不識時務的頑愚之輩,不過我們可以自行消滅,不用勞天使費心……”
周璞並不知道,他口中的頑愚之輩,赫然正是毛利家內部的一些重臣。
毛利輝元在關原之戰失敗、藩內被大量減封等等重大的打擊下,心懷失落,十分沮喪,早早地將家督之位傳給了毛利秀就,不過因為毛利秀就當時太年幼的緣故,所以毛利輝元一直都掌握著實權。
在八年前,毛利輝元去世,當時毛利秀就已經三十歲了。原本藩政應該就此由毛利秀就這個藩主名正言順地來處理,然而卻出了問題。
毛利家重臣毛利秀元,在之前作為毛利輝元的養子和大將,立下了赫赫戰功,並且成為了輝元倚重的物件,關原之戰的時候曾經奮力為毛利家作戰過。不過到了關原之戰之後,因為幕府勢大,他投入到了德川家的帳下,被幕府任命為長州藩的支藩長府藩的藩主,並且一直都居住在江戶,成為了歷代將軍的親信。
他盡心為幕府效勞,娶了德川家康的養女,並且多次謀劃過繼續削弱長州藩的行動,曾經打算過誘使毛利家另一個支藩的藩主毛利就隆脫離毛利本家。
在毛利輝元死後,他以毛利秀就的監護人自居,一直在江戶城內遙控長州藩的時局,被藩主毛利秀就深深記恨——這也是毛利秀就那麼輕易就打算叛離幕府的一個重要原因。
所以,毛利秀就打算藉著這個機會,把毛利秀元在藩內的親信們一併以幕府逆黨的名義剷除——儘管他們也許也一樣想要投降大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