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所言……確實是正理。(棉花糖 提供Txt免費下載)”想了片刻之後,劉靖點了點頭,“我也希望兩國快點恢復正常。”
“既然這樣的話,大人就抓緊時間為我們分說吧,告訴貴國那邊,恢復貿易一事我們這邊已經不存在任何障礙了,銅馬上就可以重新出口,其他的一切準備,我這裡都已經做好了或者真在做。”內藤忠重的臉上重新浮現出了笑容,“另外,訪問大漢一事也請貴國朝廷儘快給予答覆,如果貴國朝廷同意的話,我這邊隨時都可以成行,反正派過來接替長崎奉行的人選很快就要過來了,到時候一切事務都交辦給他就好了。”
“好,既然大人如此說,那我……那我就全力以赴一次吧!”想了許久之後,劉靖終於下定了決心一樣,“我這就回去寫信,跟國內痛陳厲害,把貴國的誠意都告訴國內,讓他們不要再一意孤行,馬上讓貿易得以恢復。不過……大人能保證一定馬上回復銅的出口,並且以後不再做出類似的事情嗎?”
“這一點我可以保證。”內藤忠重肅然回答,“之前我們這邊確實有些失之於草率了,我們內部也在反省,怎麼會再做類似的事情,給大家徒增煩擾呢?這場風波早點結束為上,不用再繼續下去了。”
“大人,多謝了!”劉靖神色凝重地站了起來,然後深深地對內藤忠重一揖,“我相信只要大人的誠意做足了,我們國內也不會在橫加阻撓,一切都會很快有個改觀的。”
“那就靜候大人的佳音了,時間緊迫,還請大人抓緊。”內藤忠重笑得更加深了,“那些退回去的禮物大人就拿回去吧,可以自己分發下去,等到大人大功告成的時候,我們自然還會有一筆禮物奉上,這筆禮物,絕對能夠讓大人以後衣食無憂。”
劉靖再度深深一揖,然後離開了官署。
在劉靖離開之後,內藤忠重還是沒有去休息,而是繼續伏在案邊繼續審閱那些文牘。最近他要負責的事情太多了,種種勞累讓他頭上的白髮都多了不少。
暫時接管竹中重義的職務,在之前的看來只是一件小事而已,但是最近他才發現其中千頭萬緒,竹中重義在長崎盤踞了許久,到處上下其手,很多事情根本不是一下子就能夠理清的。
而在長崎本地的事務之外,大漢的異動更加讓他憂心忡忡。兩國之間的貿易糾紛已經持續太久了,已經損害到了日本國內的利益,他必須早點結束這些不愉快的糾紛。
說到這裡,他又不禁對之前幕府高層合議後作出的禁止銅出口的決定感到十分不滿,只是現在說什麼也晚了。
大漢的官員看上去已經被他所說服了,接下來可以靠他幫一下忙,儘量快地重建兩國之間的正常貿易,不過看上去他也對很多事情無能為力,未必能夠幫到多少忙。
想了許久之後,內藤忠重向大漢的朝廷決定寫一封信,經由劉靖轉交過去,把言辭放得謙卑一點,力陳兩國之間貿易的重要性,和日本國內重開貿易的、並且儘快開始貿易談判的誠意,爭取讓談判早日舉行,自己也可以早日造訪大漢。[棉花糖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
於是他馬上從旁邊拿起了紙筆,開始寫了起來,不過因為心情實在煩躁,所以寫寫停停,幾次都感覺十分不滿意,乾脆撕掉重寫,不知道怎麼回事,他心裡總是有些惴惴不安,好像有一塊沉重的石頭壓到了他的頭上似的。
覺得十分煩悶,所以他乾脆擱下了筆,倚靠在這把南蠻椅子上閉目養起神來。
慢慢地,他開始陷入到了意識的混沌當中,周圍的一切都模糊了,好像來到了一個虛無的空間當中一樣。
之前所思考的一切都重新在腦中盤桓,他不自覺地又將所有有關於大漢的情報又都重新整理了一遍。
實在有些太可疑了,根據各方面傳過來的情報,大漢一直在各方面都有異動,更為可疑的是,身處在高麗的日本商館一直沒有傳遞訊息過來,已經快一個多月了,彷彿那邊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
因為兩國?間的商人往來本來就不頻繁,所以最初的時候還沒有人當做一回事,但是現在結合大漢異動的情況來看,怎麼想都有些奇怪。他幾天前曾經派使者前往高麗釜山去打聽情況,但是現在還是沒有任何資訊傳回來,大概還要再等些時日吧。
這一切的一切,大概就是從那個決定開始的吧。
最初做出禁絕銅貿易的時候,大家反覆商討琢磨過,對大漢各種有可能的反應都研判過,還有相關的應對預案——然而現在卻發現,大漢的反應和他們之前所猜測的完全不同。
是的,太奇怪了,駐大漢京城的使團一直都在被嚴厲申斥,但是大漢現在卻完全沒有儘快達成妥協的意思,還是在不緊不慢地談判著。他們到底是想談還是不想談呢?內藤忠重已經完全想不透了。
還有私底下的這些行為,難道大漢以為日本這邊真的就會相信只是海盜所為嗎?難道他們真的相信自己這邊會忍氣吞聲嗎?就算大漢一向行事果決,這樣的舉措看起來也是太過於凌厲了,簡直就像是不考慮日後兩國關係的維護了,從往常的來往來判斷,他不覺得大漢朝廷的那些高官們會是這樣不理智的人。
會不會……會不會他們真的打算兵戎相見了?內藤忠重沉思了許久之後,腦子裡面突然閃過了這個念頭。
這個猜想前兩天曾有身邊的一位輔佐官問過,但是很快就被自己和其他人否定了。大家認為大漢雖然在日本外海集聚海軍,但是這應該是為了封鎖日本的對外貿易,逼迫幕府儘快就範,按照他們的意志來重新劃定貿易的規矩,並非是打算武力進犯日本。
這並不是他們過於自大,而是幕府的外在力量足夠龐大,足以給他們以信心。
德川家康苦心孤詣一手建立的幕府體系,極大地擴張了德川家族在日本的統治地位,並且留下了一個龐大的軍事體系。德川幕府將軍轄下除了大名之外,還有專門從事軍事的世襲小領主旗本,這些旗本就如同大明的千戶百戶等地方世襲軍官和歐洲各地的貴族騎士一樣,擁有專門的土地和俸祿,世代以從軍拱衛幕府為業。
幕府將軍轄下有接近五千旗本,這些旗本加上御家人和侍從總計有數萬人之多,號稱“旗本八萬騎”,這幾萬人就是幕府最核心的武力,也是他們賴以維持對日本統治的基石。在旗本等直屬的精銳武裝之外,幕府和親幕府的大名還掌握著大量的土地和人口,在需要的時候還可以從其中挑選徵召士兵,如果幕府全力應對的話,在關東的基本盤當中就可以動員出數十萬大軍。
幕府擁有如此強大的軍事力量,位於海對岸的大漢,想必不會勞師遠征,徒然消耗人力物力而已——以蒙元的武力之強勢都沒有打贏鎌倉幕府,更何況是現在比鎌倉時代要強上不知道多少倍的江戶幕府?相信大漢朝廷可以做出明智的判斷。
雖然也有別的情報說大漢正在高麗集結兵力,但是從報告的規模上來看怎麼不像是傾大漢一國之力前來遠征的樣子,反倒像是集結小部分軍隊去鎮壓高麗各地的內亂——根據可靠的情報,大漢最近強勢廢黜了高麗的現任國君李琿,惹起了各地的騷動,也許大漢往高麗運送軍隊就是為了鎮壓他們的不滿吧——他們哪裡又想得到,中原的朝廷居然會膽大妄為到這種程度,居然只派幾千人的軍隊就敢全面進犯幕府?
正因為詳細研判了目前所得到的情報,內藤忠重和自己的幕僚們才最終做出了判斷,並且做出了現在的回應。
可是……萬一真的被不幸說中了,那怎麼辦?內藤忠重再問自己。
他明知道這很有可能是杞人憂天,但是心中的陰影卻怎麼也驅散不掉,甚至在接待完大漢的使臣之後,這種不安反倒是更加濃烈了。
他的呼吸越來越沉重了,感覺置身於暴風雨當中一樣。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反正多加一點防備總歸是一件好事,大不了到時候如果平安無事,就重新換回來好了。
最終做出了決定,然後重新坐直了,再度從旁邊拿起了紙筆。
只不過這次不再是寫對中國朝廷官員的陳情書了,而是要寫一份公文,一份向將軍德川家光報告最近這些情況的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