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力和同?是幕府軍事和民政體系內編制名,與力是軍官,同心為低階士兵,相當於足輕。[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棉花糖]同時,因為與力和同心負有維持治安的任務,而幕府給的編制又極少,所以為了達成職責,官員們還會僱傭許多不在編制內的白身平民供役使。)
“大人,我們人數不多,所以行事最大的保障就是靠出其不意。所以,請你先跟我們事前約定一個訊號吧,在大漢出兵在即的時候,你馬上將這個訊號送到京都這裡來。”接著,二條康道馬上又看向了周璞,“只要收到了訊息,就闖宮,然後配合宮內聽從我們的守衛,把法皇和天皇陛下、以及三神器統統都帶走,一併移出宮外。接著我們想辦法向南逃,如果能逃到九州最好,至少也會隱匿在鄉村當中等待諸位北上,你看如何?”
“右府大人思慮周詳,我十分贊同,確實應該這麼辦!”考慮了片刻之後,周璞覺得這個辦法確實很好,所以點頭答應了下來。
他發現,和其他的公卿們不一樣,這個右府大人十分有幹勁,富有鼓動力,而且他還秉持著十分現實的態度,願意審時度勢,行事不拘泥於條條框框,他隱隱感覺到這個人不光現在對他來說很有用,以後對他可能同樣有用。因此他也對二條康道另眼看待,愈發的恭敬。
就在這時,門口突然又傳來了一陣腳步聲,大家對望了一眼,然後都停下了話聲重新喝起了酒來。不過他們的擔心很快就被驅散了,左大臣一條兼遐在僧人的帶領下來到了廳堂當中。
一條兼遐的腳步十分緩慢,而且態度鎮定,神色如常。一走進來,他就掃了廳內眾人一眼,稍微展顏對周璞笑了笑就快步走到了主座上,顯得風度翩翩。
“看來諸位已經喝得很盡興了啊……”看著各人桌上的一片狼藉,他笑著說。
接著,二條康道就向周璞介紹了他的身份。
“大人,這位就是我們朝廷的左大臣。”
“參見左府大人。”周璞早就已經有了心理準備,所以馬上對他行了一禮。
雖然就現在的情況來看,這位天使在大漢朝廷的官階不會很高,但是因為現在是有求於人,所以一條兼遐完全沒有擺架子的打算。
“天使駕臨,我等有失遠迎,慚愧。”
接著,他馬上將手伸到了懷裡,拿出了一封信,然後舉到了和自己脖子平齊的高度。
“大人,幸得右府大人智勇兼備,已經將天使駕臨的訊息傳達給了法皇陛下,因為現在法皇陛下實在多有不便,所以陛下現在已經下了手書,授權我可以暫且替代陛下來接待大人,並且我們所談的任何內容,法皇陛下日後都會予以追認。”
“他既是朝廷官階最高的大臣,也是法皇陛下的親弟弟,所以他是代法皇陛下同大人商談的唯一一人,名正言順。”二條康道也在旁邊幫腔。(好看的
“既然如此,那事不宜遲,現在大家就開始談吧,正好我也有不少事情需要跟諸位說清楚。”周璞並不糾結這個問題,很快就同意了對方的處置。
“大人,今天白天的時候春日晴朗,現在現在到了傍晚又涼風習習,天氣著實不錯,這裡的廳堂有些氣悶,不若我們到外面去談談吧?”一條兼遐反而不急不躁的樣子,微笑地跟周璞提議,然後手指指了一下他,又指了一下二條康道。
周璞很快就明白了過來,他們是不打算在這個地方談,而是想要進行三個人的密談。
這樣也好。他馬上點了點頭。
“那就一切按左府大人的意思來辦吧。”
“請跟我來。”二條康道走到了周璞的旁邊,“這寺廟雖然狹小,但是總還是有幾處僻靜的地方的。”
接著,周璞跟著左右大臣兩個人走出了廳堂,其他人則留在其中繼續飲宴,還故意發出很大的嬉笑聲,以便讓他們可以更加自如地私下談判。
沿著被裹在樹木當中的小徑,他們走上了一段高牆,然後坐到了高牆上的幾個石矮凳上面。
此時天色已經即將入夜的時候,因此四處一片昏暗,只有太陽下山的地方還有幾絲黃暈,算是給大地最後一點殘光。
站在這一段土堆起來的高牆之上,放眼眺望著遠處京都內的點點燈火,二條康道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驟然感到心潮澎湃。
在兩個月前,他就是在這裡,同樣是藉著飲宴的機會將自己的計劃說給了一條兼遐來聽,那時候他雖然滿心慷慨激昂,但是怎麼也不可能想到,僅僅在兩個月之後,他的計劃就已經走到了這樣一個地步,而且已經可以看到成功的希望。可見上天確實在庇佑自己這些人,先祖們的榮光一定可以在自己手中得到恢復。
“剛才我來之前,天使已經跟右府他們商談過了是吧?”就在這時,他旁邊的一條兼遐已經和周璞攀談了起來,“敢問天使,若我們真的帶著兩位陛下逃離京都,是否有辦法派人來護送我們前去九州?”
“若是你們在我們進兵之前逃離,在下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先行派人護送貴國君主離開。京都和九州關山隔絕,中間還有不少親幕府的藩國存在,實在難以在不打草驚蛇的情況下先行派兵。”為了避免對方生出什麼不切實際的想法,周璞乾脆頗為老實地回答,“所以只能請左府大人到時候審時度勢,靠自己的力量來逃亡,如果能趁隙逃到九州是最好的,不能的話,就乾脆隱匿到京都周邊的農家當中,等到我朝大軍北進之後再投入到我們當中。”
“那看來也只能冒險了。”一條兼遐苦笑了起來,“總之,不管是逃亡九州還是躲藏起來,都必須試上一試,絕對不能讓幕府的人挾持法皇和天皇陛下回到關東,那樣的話會給大家平添無數麻煩。”
頓了一頓之後他再說,“大人,等到我們逃出京都之後,我們就可以讓陛下降下院宣,宣佈德川家是朝敵,天下可以共擊之。如果沿途各地的藩主誰要是反抗院宣,即可被視為朝敵,還請大漢不要手下留情,要痛加消滅之,以免留下後患。另外,德川家的譜代大名和親藩大名也是從逆之人,請大漢一併予以消滅,最好連同他們的親信武士一起斬盡殺絕。我等朝廷公卿可以出任地方官協助大漢軍隊徵調錢糧,鎮守地方。”
儘管要求大漢對自己的子民痛下殺手看上去有些過分,但是就一條兼遐看來,這確實是必要之舉。在過去朝廷之所以被架空,就是因為地方的統治權和財富都被武家所截留,朝廷的威權無法下達地方,更加沒有財力物力可以呼叫,只能被各地的武家所欺凌。
如果此戰之後還是這個格局的話,那麼很顯然什麼都不會改觀,這麼辛苦就完全白費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自然只能讓朝廷直屬的人來擔任地方官,控制一片區域內的財權,而原本的地方勢力最好要連根拔起,讓他們再也無法給朝廷帶來禍亂。
“貴國朝廷已經幾百年未接觸過政事了,治政的人才肯定是十分缺乏的,這樣會不會帶來麻煩?”想了片刻之後,周璞提出了自己的意見,“若是接手地方的人沒有經驗,不僅無法治理好地方,恐怕還會讓地方秩序大亂,影響到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