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到了這一天了。
在瀟ε的寒風當中,無數旗幟在半空中飄蕩,一隊隊穿著簇新軍服計程車兵,沿著閱兵場柵欄外窄狹的石子路上,與閱兵臺平行的一字排開。廣闊的場地上站滿了等待檢閱的各軍團官兵,他們面對閱兵臺,組成數十排莊嚴的紅色線條。
而在遠處柵欄外面的平地上,還平行站立著好幾個步兵團和騎兵團,準備列隊穿過閱兵臺前。
穿著紅色軍服的是大漢的常設軍團,他們都是從趙家軍之前控制的地盤中經過了精挑細選而充入軍隊計程車兵,他們不久之前,正隨著新將要登基的皇上,打入到了北京城中,成功地實現了改朝換代。
也許他們中現在有人以為這將是征途的終點了,但是皇上和他身邊的重臣們卻知道,以後他們,他們的征途還將將開始。
終有一天,東至大海,西至荒漠,北至冰原,南至巨林,他們的足跡將會踏遍,打平每一個帝國的敵人,也將為自己、為這個民族的子孫後代,搏下無比輝煌的功業。
而黑色制服計程車兵則是禁衛軍的人,這些人以後將會拱衛大漢天子,成為駐紮在大漢都城的守衛軍,他們人數並不太多,但都是從各軍團當中挑選出來的精銳,如今各個氣派不凡,將腰挺得筆直,想要用這種方式來表示自己天子親軍的高傲。
在這大軍的注視下,大漢的新皇帝趙進,一步步地走上了空無一人的閱兵臺。
是的,空無一人,因為在這個他一手建立的帝國裡面,已經沒有任何人可以和他並肩站在一起了。
而他,透過二十幾年的努力,來到了一個最為輝煌的頂點。
然而,即使成為萬眾矚目的唯一焦點,他的面孔也依舊嚴肅,看不到一絲緊張和喜悅。
在獵獵的寒風當中,他的視線微微下移。
離臺上最近的是他最為親近、也最為倚重的老兄弟們,如今他們分作文武列成了兩邊,站在了閱兵臺下。離得最近的,是王兆靖,這個他最信任最依賴的老朋友,將成為新朝的宰相,大臣當中的第一人,而即使是他,也是恭恭敬敬地低著頭,不肯與皇上的視線相對。
根據在新朝廷的地位,其他人越排越遠,到後面有些人他已經看不清了,只覺得想是黑色和紅色的濃霧,正圍繞在他的腳下。
但是,從今天起,他們再也沒有什麼區別了,因為他們都將成為他的臣民。
崇禎皇帝之前想要殉國,但是後來馬上被身邊想要投誠的太監和文官們控制住了。在趙家軍進京城之後,雖然他反抗很激烈,明確表示拒不合作,要殺要剮悉聽尊便,但是他畢竟之前只是個養尊處優、不諳世事的王爺而已,並沒有花上多大的力氣,以他名義頒佈的遜位詔書就頒佈到了全國。在今天以後,這個苦命的皇帝將會和其他朱家的倖存近支皇族們一起,被遷往某地監視居住,過著雖然不自由但是至少還算平穩的日子,直至終老。
而其他那些為數更為龐大的遠支朱氏宗親們,將直接被遣散,過自食其力的平民日子,皇上和他的近臣們並沒有擔心他們會起而造反。
本來他的大臣們想要讓他在紫禁城恢宏的宮殿當中登基的,但是他拒絕了,他不喜歡那座宮殿,寧可在京城郊外一邊閱兵一邊登基。
他希望用這種方式來告訴臣民,告訴天下人,哪怕當了皇帝,他也絕不希望自己和自己的那些大臣們,丟掉質樸的本性。
他看了下臺下穿著整齊制服計程車兵們,看著他們因為激動而滿面笑容,甚至流下淚光的年輕臉龐。這樣計程車兵他有十萬,如果想要的話他可以要到更多。而他堅信,在如今的地球上,沒有任何一支武裝、任何一個國家可以擋住這支他用最精良的裝備和遠遠超越了時代的理念所武裝起來的軍隊,唯一能夠抵擋他們的,只有一望無際的荒漠和浩瀚的大洋而已。
他們是在為什麼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