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崇禎皇帝對這個數字沒什麼感觸,但首輔孫承宗聽到後卻是色變,他解釋的很明白,努爾哈赤當年在薩爾滸的時候,才不過用了一萬五千女真兵馬,接下來橫掃遼鎮,攻破大城,每次也沒有超過這一萬的數目,這一次差不多拿出來建州女真三分之一還要多的本錢。
>這次遼西將門給出來的訊息很多,有些甚至是孫承宗和王在晉也不瞭解的,倒是讓人知道他們從前隱瞞了多少,不過到現在誰顧不上在意,崇禎皇帝和朝廷中的很多人都把這個當成救命稻草了。
>比如說這次統兵主將是二貝勒阿敏,副將是濟爾哈朗,他們兩個人都不是努爾哈赤的兒子,而是侄子,是努爾哈赤弟弟舒爾哈齊的兒子。
>努爾哈赤很早就將舒爾哈齊處死,但背後有大部落支援的阿敏和濟爾哈朗動不得,鑲藍旗的老底子也動不得,只能給他們很高的地位,繼續儲存他們的實力。
>這嶽託則是大貝勒代善的兒子,手裡有自己的牛錄和實力,而且努爾哈赤對這個孫子有過照顧但嶽託因為是代善前妻的兒子,所以小時候很受虐待,甚至還失蹤過。
>這麼幾位擔任統兵將,他們統率的兵馬不能說不強,卻說明建州女真還留有餘力,還有後手,甚至還有別的安排。
>儘管不願意承認,但不得不說,大明朝廷裡很多人想聽到這個,建州女真還有餘力,那麼大明就還有一分希望,最好的結果是兩敗俱傷,讓大明坐收漁人之利,最起碼雙方都要有損耗,這樣也會給大明喘息的機會。
>想想當時畏建州女真如虎狼,覺得危及江山社稷,此時卻當成救星一般很多人都不願意說出這個想法,的確是羞恥。
>崇禎皇帝朱由檢甚至想要琢磨一件事,能不能雙方合力共擊趙家軍,不過這個想法直接被大臣們扼殺掉了,這個如果洩露的話,大明的正統性就蕩然無存,天下人心全歸趙進。
>
“到時候恐怕沒個結局。”這是貼身太監王承恩的原話,這句話讓崇禎皇帝低沉鬱悶了很久,王承恩算是他的心腹人了,連這個心腹都說出這麼直截了當的言語,而且不說將來,說什麼結局,恐怕都覺得這個皇位做不太久,已經在為自己考慮後路了。
>不過在這個時候,完全還可以樂觀,有些細節大家沒有注意到,但很多人都注意到兩個數目,建州女真騎兵五千,蒙古騎兵五千,這可是萬餘騎兵,萬騎這個數目在很多場戰鬥中都被提起,但真能拿出這個本錢的極少。
>莫說建州女真,大明對蒙古最大的幾次戰鬥,萬騎入寇也不超過十次,瓦刺也先小王子達延汗和俺答,僅此而已,至於大明這邊,也就是巔峰時期的遼鎮李家可以勉強組織起這樣的規模。
>在懂或不懂的人萬騎,還是一貫強悍的蒙古和女真騎兵,那真是無堅不摧,橫掃天下的偉力,那徐州趙進自從起兵到現在,還從沒有硬碰過萬騎這樣的大敵,更沒有碰過遠遠強過大明騎兵的韃虜騎兵。
>更不要說,現在趙家軍放在遼東那邊的是孤軍,如果有個閃失的話,那就是趙家軍自起兵以來遭遇的首敗,現在這徐州趙進行事肆無忌憚,受個挫折之後,或許大勢就可以逆轉過來。
>是什麼成色,就要在這個萬騎強敵面前稱量稱量了..>徐州向東有海州,那是淮鹽產地,如今也是趙家軍的重要港口,而在遼鎮也有一處海州,這個是在蓋州衛西北百餘里處,同蓋州衛一同扼住遼鎮東西的咽喉部,是要地中的要地。
>十月末,遼鎮已經進入了農閒時節,海面上風大浪大,已經不適宜行船,此時天地肅殺,正是行軍作戰的季節。
>遼鎮的海州衛已經成了一座大軍營,從遼陽和瀋陽過來的兵馬物資先在這邊匯合,然後向蓋州這邊開拔,這裡也成了大軍的兵站,會屯駐糧草物資,也是建州女真退路的門戶,而從廣寧那邊來的另一路兵馬則是直接趕往蓋州那邊。
>建州女真兵馬部署的從容不迫,因為對面的趙家軍並不急著前出,只是在復州和金州一帶積聚糧草,修築營盤工事,沒有什麼急襲蓋州衛的勢頭,目前已經有趙家軍的輕騎出現在蓋州衛附近,似乎是監視這邊女真兵馬的動向。
>騎兵打探訊息,封鎖遮蔽戰場,建州女真金軍的騎兵自然要有所針對,小規模的戰鬥就在這個時候爆發,追擊伏擊彼此獵殺。
>讓女真和蒙古武將詫異的是,在弓馬騎術上,在騎兵的各種戰術運用上,趙家軍的表現絲毫不差,按照科爾沁蒙古的精騎講述,對方搞不好也有出身於草原上的騎兵,而且裝備和訓練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