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 、 、 、 、 、
[啟.蒙.書.網☆更.新.最.快☆無.彈.窗☆全.免.費]
崔文升來到鳳陽之後,也知道遼餉殺人,民間的家底被颳了個於淨,百姓愁的是生計和活路,那還會笑,若是笑也只是慘笑而已,而徐州這邊則是不愁溫飽的快活笑容。☆.☆
“大賊,這才是真正的國之大禍。”太監崔文升越看越是心驚。
徐州亂民賊眾再怎麼窮兇極惡,崔文升都不會害怕,因為那不過是一時的囂張氣焰,根本沒辦法持久,因為你除了搶掠威嚇之外得不到給養,搶掠威嚇則是涸澤而漁,不是讓地方上生機斷絕,就是激起百姓的反抗。
沒有糧草補給,沒有人員的補充,你有潑天的勇悍又能如何,餓肚子就沒力氣打,死一個就少一個,減少一分戰力,無處補充不說,想要強力征發劫掠,還要和地方上衝突,到時候又是損失,就這麼不斷的虛弱疲敝下去。
而官軍一方則不同,有朝廷大義名份,有偌大天下的民力和物力作為支撐,縱然一時受挫小敗甚至大敗,可能夠不斷的得到補充,一戰再戰,投入越來越多的人力物力。
在這樣此消彼長的態勢下,沒有什麼反賊亂民能擋得住大明官軍的碾壓,崔太監也是內書堂出身的讀書種子,看多了史料典故,自然明白這些,在他看來,徐州就是如此。
招撫招安不過是一時之計,等緩過年末秋糧漕運這個當口,朝廷肯定會出動大軍再行會剿,這徐州亂民賊眾的下場只有覆滅。
可進入徐州的見聞卻讓太監崔文升心生寒意,他所在的鳳陽府毗鄰徐州,光聽到徐州有豪霸橫行,卻沒聽過徐州有人扯旗造反,對抗朝廷,就連這次也是如此,蕭縣縣衙依舊照常運轉,徐州知州衙門也太太平平的在徐州城內,得知這些,崔文升還以為徐州亂眾不過是橫行鄉野的土棍武裝,連城池都進不去,這更是疥蘚之疾。
等蕭縣住一晚,看到徐州核心區域的局面和民情,崔文升開始覺得不對了,眼下這個局面似乎比扯旗造反還要可怕,似乎是這趙進無所謂扯旗造反了,他比官府還要深入牢靠的控制了徐州地方,官府衙門只是個擺設,留著當然無妨。
若能做到這一點,那可就不是什麼疥蘚之疾,而是心腹大患,這徐州地方加上宿州和傳說中的周圍幾處,就可以源源不斷的為徐州亂眾提供人力和糧草補給,那就不是一時間能此消彼長的了。
那遼東的建州女真為什麼如此難纏,還不是他們有一塊能提供兵源給養的建州之地,要這麼看,徐州豈不成了建州一樣的地方,在這大明腹心之地再有個奴酋一般的人物和女真韃虜一般的力量鬧將起來?那也太可怕了。
不過崔太監不是這麼容易糊弄的人,他在宮裡在地方上都當差多年,鬼蜮伎倆不知道看到多少,在他想來,自己這次是來招撫,雙方少不得要談判爭執,既然要談,虛張聲勢漫天要價總是少不了的,在自家面前演一齣戲,把人唬住,談起來自然也就容易許多。
“在咱家面前玩這種小伎倆,你們還早”太監崔文升自言自語了一句,撥馬就要轉向,準備離開官道方向,向裡走走,幾個小子再怎麼想做表面文章,能花力氣在必經之路邊上做,裡面肯定做不到。
他這邊剛要轉,邊上的親衛連忙催馬上前勸阻,急忙說道:“公公,賊人的騎兵正在跟著咱們,怕有妨害。”
崔文升一愣,這才有意識的看向四處,果然看到了周圍的幾名騎手,崔太監雖然有地方上的歷練,膽氣壯能騎馬,可也僅此而已,對這些卻注意不到,一看到這個,臉色頓時白了不少。
“從什麼時候跟上的?”
“在宿州地面上就有了,只不過遠遠追著,也不靠前,小的們以為是應有之意,也就沒講。”親衛回答說道。
“混賬東西,這種事為什麼不早說”崔太監尖聲罵了句,他在馬上咬咬牙,卻依舊撥馬轉向,嘴裡唸叨說道:“既然這幫賊人等著朝廷招安,那就肯定不敢對咱們有什麼不利,不然誰和他們談,咱家就不信了,區區徐州賊徒,居然敢和整個天下相抗”
他這話倒是也有道理,親衛們沒有告知想必也是因為這個,看著崔文升撥馬轉向,大家遲疑了下,連忙跟了上去
遠處圍繞的探馬輕騎果然沒有什麼阻礙,依舊是遠遠盯著,這倒讓眾人放下了心。
沿著小路沒有走多遠,太監崔文升的馬速就放慢下來,他依稀覺得不必走了,因為這邊的道路也很平整,各種規制齊全,也能看到路邊田地裡的溝渠,偶爾看到地裡的農戶,也都是難得昂揚飽滿。
徐州也是一馬平川的地勢,人在馬上能看得很遠遠,不管朝著什麼方向看,所見都和眼前沒有太大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