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孔雀看到的三個同樣的案例,都是傷寒,病因幾乎相同,但就是因為病人所生活的環境,還有體制等問題,醫略裡開出的方子就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幾樣主藥都相同,但用法用量卻一點也不同。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中醫的博大精深,這是真正的對症下藥,如果沒有長時間的工作經驗,是絕對不敢隨意開方看病的。
這也是中醫很難推廣開來的原因,而中醫沒落,也跟這個有關,因為中醫學起來太需要經驗,所以每個醫生的培養時間就會很長,這絕對不是現代培養出來的速成西醫能夠相比的。
學到了一些治療感冒的中藥方,韓孔雀還是很高興的,雖然上面沒有記錄病人的詳細體徵,但韓孔雀還是能夠推算出來一些的。
根據病人的體重,男女,病史還有現在的身體狀況,雖然是同樣的一個藥方,卻要酌情增減藥物。
其實中醫最難學的就是這個,而最需要經驗的也是這個,如果弄懂了這個,其實重要比西醫還要簡單。
因為中醫的藥方就那些,照方抓藥,只要開出藥方,就算是一個小學徒也能抓好藥,給病人治好病。
記下了幾個藥方,分析了用藥原理,韓孔雀繼續看這本醫略。
剛才還想著要把這本醫略處理了,現在看了幾個治病的案例,讓韓孔雀認識到,也許這本書上記載的東西,才是這本書的真正價值所在。
果然,下面一個案例就是治療一例消渴症,說消渴症也許你不知道這是什麼病,如果說糖尿病,你就知道了。
不死的癌症,現代的醫學那麼發達,卻始終治療不好糖尿病,這就跟感冒一樣,卻又比感冒對人的危害大。
這本醫略上也記載了三個消渴症患者的致病過程,而其中一例最出名,因為這是給漢武帝治病的案列。
根據歷史記載,中國古代有很多賢人患糖尿病,比如:漢武帝、隋煬帝、韓愈、蘇東坡、慈禧太后,民國以來也有汪精衛、胡適之、******等,這些歷史上名人都患過糖尿病。
糖尿病是腦下垂體內分泌失調的病變,這些歷史名人都是智慧很高,很聰明的人,不過有一個現象值得我們探討,這些人只要肯吃中藥的,都有治好的機會。
很可惜有些人崇洋心態,不重視中藥的效果,例如汪精衛及******,最後還是為糖尿病所困擾,甚至******的腳最後還被截掉。
以前西醫還沒有發達,我們的祖先,有病不管什麼病,都是靠吃中藥治療,而且可以說有病就有藥醫,因此人口的人口是世界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
目前世界總人口六十四億,華民族的人包括華僑近十六億,佔世界四分之一人口,我們的前輩幾千年積累起來的精華,卻被現代人認為是糟粕。
其實那些人都是半瓶子醋,他們根本就不瞭解中醫,而只是單純的崇洋媚外。
就說糖尿病,在歷史上很早就有記載其相關病症的方法,只是中醫不稱糖尿病,而是叫消渴症。
其實中醫治病理論,是很科學的一門學問,尤其很多名人接受治療的醫案,歷史古書都有記載。
這本醫略上首先介紹的是一個宮廷御方,並且詳細記錄了當時治好一個皇帝的故事,其實就是利用中藥治療漢武帝糖尿病的宮廷秘方。
以前漢武帝罹患消渴症,也就是糖尿病,本來依照御醫開處方,服用腎氣丸不但無效,反而病情加重,再投以其他藥石也是無效,群醫束手無策。
後來西域匈奴王知道這件事,特別派遣使者來奏表,呈獻塞外土番治療消渴症秘傳神效驗方。
當時漢武帝因為已經吃很多藥無效,只好死馬當作活馬醫,交代御醫照處方配藥,漢武帝服用後漸漸有起色,經過半年的時間,漢武帝的糖尿病終於醫好了。
漢武帝當然龍心大悅,不但叫匈奴每年免去進貢禮,並送匈奴王很多珍珠瑪瑙,漢武帝又命人將藥方列入宮廷醫案記載,並於御花園內雕刻石版碑文,以為傳承。
韓孔雀只是閱讀了一遍,就大體弄清楚了整個治療過程,其實這方面的記載,在歷史上是一直有所流傳的,不說漢武帝,就說近代,用中醫治療糖尿病也有很出名的案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