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敏驚歎的道:“肯定超過了一百克拉,絕對的無價之寶,你看這塊榍石原石晶體完美,還有一個特點是具有變色效應,這是在自然光下拍攝的,呈黃褐色,在白色燈光下,呈現出美麗的黃綠色。
要知道,並不是所有的寶石都可產生變色效應,當寶石的可見光吸收譜滿足以下兩個條件時,寶石才可能具有變色效應,這一點更加難得。”
寶石的變色效應韓孔雀自然知道,其實有兩種原因能夠讓寶石變色。
一是寶石的可見光吸收譜中,存在著兩個明顯相間分佈的色光透過帶,而其餘色光均被較強吸收。
二是透射光的波長與透射強度成正比。
其實變色效應簡單來說,就是在不同光線下產生不同的色澤。
前一段時間,韓孔雀剛剛得到了一枚亞歷山大石,沒想到在這裡有得到了更多榍石。
榍石,這種韓孔雀從來沒有聽說過的奇妙寶石,他的特性居然很多都超過了鑽石,這讓韓孔雀感覺有點不可思議。
變色效應的寶石,最出名的就是具有明顯變色效應的還有亞歷山大石,變色效應是由於其成分中微量的Cr3+引起的,冷光燈下呈翠綠色,暖光燈下呈紫紅色,還有就是變色石榴石、水硬鋁石和變色藍寶等。
榍石有了變色寶石的特點,而且還有這就連鑽石都不能比擬的火彩,這就更加難得了。
鑽石最為引以為豪的一個特色,就是它的火彩,這是一種光透過寶石,並在寶石表面產生的七彩閃光,這得力於它的高色散值。
而榍石具有比鑽石更極強的雙折射率和色散值,能夠產生比鑽石還強的火彩。
它的高色散,所形成的七彩色散強度,也只有人造金紅石,可以與其相提並論。
雖然榍石有著五彩繽紛的強火彩,但是隻有5.5的莫氏硬度值,卻成為了它的硬傷,但是這絲毫不影響榍石在寶石愛好者們心中的地位。
“屑石的色散0.051,比鑽石的色散值高多了,是火彩最強的寶石,可惜硬度只有5,太容易碎了。”最後宋敏嘆息著道。
“世事哪有那麼完美的?這已經很不錯了。”古烈道。
看過榍石的人都知道它很好看,黃褐綠黑紅等等色調也很豐富,重點是色散值高,說人話就是火彩比鑽石還好,看上去七彩光耀完全可以閃瞎眼。
最可惜就是硬度不夠,只有55.5,這個硬度不算低,只是對於作為首飾佩戴的寶石來說,太容易受傷,加上它的出產地不多,只有俄羅斯的科拉半島上比較多產,既然出產少也少用作首飾,就漸漸被人遺忘。
事實上收藏榍石的人都是懂行的人,而佩戴榍石首飾的人,更是真正的彩寶“玩兒家”,是傳說中城裡人才會玩的美麗寶石。
知道了榍石是一種什麼樣的寶石,韓孔雀的心動了起來,他仔細聽著關於榍石的一切,想要找出自己找到的所有榍石。
榍石有蜜黃色、褐色、綠色、黑色、玫瑰色等,金剛光澤,柱面解理清楚。
韓孔雀手機的各種礦石很多,但絕大多數是黃色、綠色、紅色、粉色、茶色和金銀色。
而這些顏色之中,很多都有可能是榍石,因為榍石成分中經常有類質同象混入物而形成變種,如(Y,Ge,含量達12%的稱釔榍石,一氧化錳含量達3%的稱紅榍石。
榍石多以單晶體出現,晶形呈扁平的楔形(信封狀),橫斷面為菱形,底面特別發育時,呈板狀,所以鑑定起來並不難,但是隻鑑定榍石,好像並沒有什麼用,因為韓孔雀找到的礦石實在是太多了,他需要有人幫忙,分辨出各種礦石品種。
“這玩意裡面含有鈦礦?”韓孔雀對鈦礦還是知道點的,這可是好東西。
“對,當榍石大量聚集時,可作為鈦的礦石提取鈦。”宋敏道。
“這不是珠寶嗎?”古烈有點不能接受,這麼漂亮的寶石,提煉鈦礦也太可惜了。
“榍石雖然以強烈的火彩和富麗的顏色而聞名,但很少用作珠寶,因為它太脆軟。”宋敏無奈的道。
“透明的黃、綠或棕色寶石材料可經切磨供收藏,不過,榍石易與鋯石、鑽石、人造金紅石相混,如果是在市場上見到,一定要特別注意。”宋敏提醒道。
現在他們一夥人,哪一個都不差錢,既然知道了榍石這種魅力的寶石,擋不住就有人想要收購一些,所以宋敏才會提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