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考古學家曾經在史前洞穴壁畫中,發現了類似猛獁象的圖案,但這次發現,還是印證了在冰河時期的人類,能夠捕食過猛獁象,要知道,在當時的北半球,有將近40%的面積被冰層覆蓋。
這項發現也暗示了,人類的捕殺或許進一步加劇了猛獁象的滅絕。
這頭不到兩米長的長毛猛獁象,其中的一條腿受傷了,表明了它在幼年時期,曾經逃脫過另一個捕食者的襲擊,從它身上的其他傷口也可以看出,它經歷了一場史詩般的戰鬥。
猛獁象身上發現的一些引人注目的證據,顯示它與一些頂尖捕食高手,進行了一場生與死的搏鬥,可能是一頭獅子。
此外,由於這頭猛獁象身上,存在可能是獅子襲擊過的痕跡,和人類鋸狀工具切割留下的傷口,科學家還懷疑,如果襲擊猛獁象的是一頭獅子,那麼是否是人類所馴服過的獅子呢?
種種疑問,都需要研究,而這裡可不是隻有一頭猛獁象的屍體,所以有了收穫之後,在想要知道更多秘密的時候,就只能更加努力的工作。
幾臺挖掘機同時開工,很快,第二頭體型更大的猛獁象出土,這一頭猛獁象足足是普通大象的兩倍大,重達八噸,並且長著巨大的象牙,這樣可以幫助它們,抵禦天敵的襲擊,以及在冰天雪地中挖出草與灌木為食。
在冰河時期,巨大的猛獁象由非洲大象演化而來,所以猛然一看,還以為是大象,不過,猛獁象卻是長著長長的毛髮。
研究人員將對猛獁象進行解剖,並使用紅外掃描裝置,檢視猛獁象內部的器官構造,以此來了解猛獁象是如何適應嚴酷的寒冷環境的。
此外,韓孔雀拉來的這些手下最大的工作,就是透過最新的技術分析猛獁象的基因序列,以增加克隆猛獁象的可能性。
這種技術,韓孔雀的旗下研究室完全可以勝任,為了讓猛獁象死而復生,他們開始從發現的這隻猛獁象遺骸中提取基因。
他們首先從這種已滅絕動物的左前腿骨髓中提取了樣本,這些樣本將在實驗室中進行分析,希望能克隆出這種史前生物。
當然,在這之前,最好能夠破譯猛獁象的全部基因結構,這些儲存完好的遺骸,已經冰凍了約2.8萬年,很多組織還具有活性,所以對他們的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幫助。
所以,在清理乾淨了這頭猛獁象之後,第一是透過搜尋活細胞並對其進行培養,然後進行克隆,第二則是根據人工的核基因培養出人造的活細胞。
因為這些帶有毛髮的完好遺骸,給他們的工作提供了極大的方便,更何況,他們還在遺骸的軀幹附近,發現了猛獁象的血液。
透過血液分析結果顯示,這一遺骸屬於一隻50到60歲之間的雌性猛獁象。
韓孔雀幫著手下的研究員們,用先進方法來對提取的樣本進行分析,這是韓孔雀手中唯一以分子古生物學為研究方向的實驗團隊。
“我們用的是骨髓樣本——這是基因分析的最佳材料之一,雖然還不能下定論,但據推測,一個猛獁象核基因是由4000萬到4500萬個核苷酸組成的,假如我們能確定全部的序列,那對這一研究專案以及猛獁象的克隆將是非常大的進展。”
“這項研究將促進人造基因分子的合成,算是一個很好的專案。”
“如果能夠復活猛獁象那就好了。”
聽著研究員們興奮的討論聲,不止是黃山他們感覺沒意思,就連韓孔雀也聽著,也感覺十分沒意思。
“這些象牙你們用不到吧?”韓孔雀問道。
“用不到,象牙完全沒用。”
韓孔雀摸摸的伸出手,檢視著怎麼把象牙弄下來。
猛獁象的一排牙齒儲存的很好,動了動,韓孔雀立即撬下來了一枚牙齒,這是一個外表完好的臼齒,臼齒是由牙本質、牙骨質和琺琅質等組成。
臼齒埋地裡上萬年了,挖出的臼齒幾乎都是半石化狀態了,但還是能夠區分它門的好壞,鋸開後黃色為主(幹後色要淺點的),牙質多、結構密實,花紋就沒那麼好看。
臼齒切片後,花紋變化大而細的為好,牙面紋路小並帶圓圈圖案的好,外表風化利害,切開色深的好。
但是,如果臼齒外表如完好光鮮的,切開後基本都是黃色的,紋路整齊,牙本質、牙骨質比較多,結構細密結實,但和牙皮一樣收縮性大,要處理好才能用。
其實用好的猛獁象牙原料做出來的製品,並不比現代象牙的差,而且收藏意義頗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