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懶蛋跟非洲的黑人叔叔差不多,每天閒的蛋疼,還要找事。
但是他們能夠跟黑叔叔們相比嗎?
最起碼人家黑人叔叔懶,是因為他們比較容易獲得食物,他們能夠隨隨便便找點東西吃,就能夠吃飽。
所以他們才會養成不儲存食物的習慣,所以他們才會變懶,但是,這些外蒙人有著什麼?
他們是有著非洲大陸的物產豐富?還是有著非洲大陸的適合植物生長的氣候?
不要以為非洲大陸就是戰亂、貧瘠和乾旱,這種認知是完全錯誤的,非洲中南部的富饒,絕對不是國人能夠想象的,之所以還造成大面積饑荒,只不過是人為造成的,因為那些黑人叔叔沒有儲存隔夜糧的習慣。
而那裡的氣候是一半旱季,一半雨季,雨季的時候,食物多的吃不完,而到了旱季也就是秋季,那個時候的乾果也吃不完。
之所以造成大面積的饑荒,是因為雨季來吃了,旱季延長了,這個時候,沒有儲存食物的黑叔叔們就悲催了,他們突然之間發現,如果再找不到吃的,居然會餓死,所以就爆發戰亂了,他們需要搶奪生存環境。
而這樣的事情發生了一次又一次,人家黑叔叔們還是一如既往的活得瀟灑,每天在睡覺、聊天、搞女人之間迴圈,從來就沒有想到過,明年也許又會遇到雨季來遲的情況。
而外蒙這裡有什麼?黃沙、戈壁、寒冬?最有利的條件就是草原和礦產。
所以,他們能夠跟那些黑叔叔們相比?
每天不工作就會餓肚子,每天不去放養就會餓死全家,每年不準備好過冬的物資,全家連同牛羊都會凍死,在這種生存環境當中,他們連懶惰的資格都沒有。
但是,他們還是那麼懶,懶得出奇,因為他們還想著祖先的榮耀,那就是搶。
強盜的本性已經深入他們的骨子裡,但是,他們現在還有本事搶嗎?
所以,忽然之間,他們發現,他們不止是不能搶別人,好像別人還能搶他們,這樣的明悟,讓他們瘋狂。
所以在外蒙國,經常有不懷好意的外蒙國人,來找中國工人的麻煩。
國內過去的建築工人,文化水平不高,不太懂得俄羅斯化的外蒙禮節,說話聲音稍微大點,就成為外蒙人嘲諷的物件。
自己都窮的賣老婆女兒了,還覺得自己高貴了許多,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優越感。
總是打著環保的旗號,抗議中國人破壞環境,就他們高尚。
狹隘的民族主義讓他們以與中國人作對為榮,以羞辱中國人為樂事。
有的外蒙警察在工地上隨便抓中國人,然後讓他們蹲著,學狗叫,不學就沖天鳴槍,嚇唬中國人……
所以,本來應該去外蒙搞批發的小商人不見了,沒辦法之下,外蒙人只好跑到中國去批發。
所以,本來應該去投資的投資商人不見了,沒辦法之下,外蒙人只好求爺爺告奶奶的,祈求他們再過來。
所以,本來應該有的一些援助不見了,沒辦法之下,他們的牛羊只能深深的埋在積雪當中,等待死亡的來臨。
一次次的教訓,好像教不乖這些外蒙人應該怎麼做,但是,現實還是一次次的教他們做人,所以他們憋屈,他們憤怒,他們也無奈。
最終,中國人還是來了,因為他們需要中國人。
當然,在火車入境檢查,中國人必須站得筆管條直接受檢查,蒙古人則可以躺在臥鋪上……
直到現在,當地地痞到工地搗亂,外蒙警察一定先訓斥中國人。
中國人與外蒙人發生爭執,警察一定會首先教訓中國人。
凡是這樣對待中國人的,在外蒙國都是牛逼的英雄。
到了晚上,說中國話的中國人一定不要出門,包括大使館的官員。
在外蒙國長期居住的華僑,輕易不敢說自己是中國人,輕易不敢說中國話。
這次到蒙古,韓孔雀知道了一個詞叫“胡加(huja)”,是外蒙人對中國人的蔑稱。
不僅老百姓這麼說,就是官方電視臺也用這個詞調侃中國人,還有辱罵中國人的歌曲。
當然,這一切不公,也是因為駐蒙使館如同擺設。
“外蒙華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中國大使館根本很難幫上忙。”這是韓孔雀遇到的一位華僑說的。
當然,外蒙國也不把中國大使館當回事,一位國內的外交官的護照,居然被外蒙警察給撕了……
這個只有二百多萬人口、貧富差距極其嚴重的後社會主義國家,夾在中日俄美四方利益的夾縫中,不知何去何從,卻把歷史的民族主義情緒和所有的不滿,宣洩到了中國這個溫良恭儉讓的鄰居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