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晚唐之後,千多年來,溝通東西方的海商絲綢之路,就從來滅有斷過。
如果這裡真的有幾條古代航線經過,那麼這片海域肯定有些沉船隱藏在海底。
“沒想到出海之前說要尋寶,還真有可能遇到。”韓孔雀笑呵呵的看著,他圈定出來的一片海域,高興的合不攏嘴。
因為意外來到這裡,因為沒錢,所以努力賺了點,但打漁賺錢,可不是韓孔雀追求的生活。
他最感興趣的還是探險尋寶,現在有了可能,不用海底撈針,自然是十分高興。
仔細研究了一下週圍的海圖,結合這裡的海底暗流,韓孔雀發現,只要有漁船經過這裡,如果不遇到暴風雨,那麼就算他們只是進入了剛才他進入的那條海底暗流,也是一場災難。
古代人的大帆船可沒有強勁的動力,所以只能依靠風帆和洋流來推動,而進入了海底暗流推動的洋麵上,就只能隨著海底暗流移動,如果真是這樣,這條船就要進入暗礁區了。
所以,除非這條船運氣逆天,要不然就很可能觸礁,一條木質帆船,如果觸礁,韓孔雀都能夠想象出那種場景。
“眾所周知,海底埋藏了數十億美元的寶藏,以現今的技術,找到沉船早已不是問題,現在需要解決的唯一問題就是,怎樣有效打撈,賺更多錢了。”韓孔雀嘿嘿奸笑了兩聲。
沉船好找,有寶藏的沉船不好找,而這裡可是在一條古代航線附近,如果這裡有沉船,那麼有沒有可能出現大批次的寶藏?
海上絲綢之路運載的都是什麼?
古代瓷器,絲綢、茶葉、香料,這些東西之中,只有瓷器可能保留下來,但買賣這些東西需要的可是真金白銀。
所以,就算運載的是茶葉。也應該剩下點金銀在船上。
如果是近代的商船,那麼收穫可能更大,因為到了近代,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等殖民者的貿易船。運載的東西更值得打撈。
各種貴金屬肯定是不會少了,而一些地方的特產也會有,比如寶石,比如紫檀木,比如象牙。比如犀牛角,這些在東西方貿易之中,可都是必不可少的。
而這片海域出現古代的沉船的可能,要比現代沉船的可能大很多。
古代人有人倒黴,早就沉入海底了,而現代人都知道這邊危險,一般人是不過來的,所以韓孔雀也不介意把自己的收穫,建立在古代人的痛苦之上。
由於韓孔雀早就有下水的準備,所以這條船上有很齊全的潛水探險裝置。
當然韓孔雀讓老吳買這些的理由。是下水追中藍鰭金槍魚群,但是,這些裝置肯定是能夠海下尋寶的。
所以船上還配有海下探險裝置,這本來是韓孔雀準備在空閒時,進行一些水下研究和海底尋寶者。
聽多了別人尋寶的故事,沒有人不想去體驗一下尋寶的樂趣。
但真的要尋寶,可不是盲目的進入海底就可以找到的。
海底尋寶本應是一場充滿了荷爾蒙、神秘地圖和陰謀的冒險,但實際上,從研究、勘探到打撈,尋寶過程嚴謹得近乎乏味。
首先。要確定這裡有沉船,這個就要蒐集航海日誌、歷史材料以及漁民口耳相傳的故事,製作沉船資料庫。
韓孔雀開啟筆記本,透過代理網站。直接登入國內的網站,開啟八卦論壇,這是白曉亦他們建立的資料庫。
輸入賬號密碼,查詢東南亞,特別是印尼附近的航線,只要確定這一片有沉船。韓孔雀才會下海。
如果這裡根本就沒有輪船失事的記錄,那就算這裡的海底在危險,也不太可能有沉船。
登入網站,韓孔雀只是一搜尋,就找到了不少沉船記錄,而就在這片海域,白曉亦她們蒐集的資料,還是十分全面的。
開啟文件,韓孔雀看了一下,在這一片海域,擁有超過15個沉船的資料,每艘船載財物估價,至少達到5000萬美元,這些專案,居然是已經立項,可以進行實際操作的。
韓孔雀看著這些資料,怎麼看都像是給他準備的,而不像是給他名下的打撈公司準備的。
一般這種資料,都是為韓孔雀的打撈公司準備的,這些資料整理出來之後,會有轉讓分析,確定可靠性,只有確定了,才會立項,這個時候,資料會傳給打撈公司。
而打撈公司才會執行,這個時候,他們往往會鎖定一個地點,停泊勘探船,以此為中心,開始海底的搜尋和勘探。
而在這裡,在這片海域,韓孔雀的打撈公司很明顯不能過來進行尋寶作業,所以,韓孔雀才會認為,這是給他準備的。
既然資料都準備好了,那麼打撈設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