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就造就了美國碧璽礦的大發展,而後來清政府滅亡,不再從美國進口,造成了美國本土碧璽礦業的衰敗,直至破產,而受害最大的就是加州這一塊。
可以說碧璽興也慈禧,敗也慈溪,原來慈禧太后是十足碧璽迷,清代,碧璽曾成為權力的象徵,是一品和二品官員的頂戴花翎的材料之一,也用來製作他們佩戴的朝珠。
特別是慈禧太后時代,碧璽在中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
獨攬朝政的慈禧太后除了對翡翠、鑽石等傾情有加外,還對顏色豐富多彩、變幻萬千的碧璽萬分寵愛,是位十足的碧璽迷。
別的韓孔雀不清楚,反正慈禧的陪葬品,韓孔雀是十分清楚的,特別是步步生蓮,現在已經落在了韓孔雀手裡,韓孔雀可是知道,那可是真正的寶貝。
清末大太監李蓮英之侄李成武所著的《愛月軒筆記》記載了慈禧死後陪葬物品的情況:慈禧太后“腳蹬碧璽蓮花,重三十六兩八錢,估值七十五萬兩。碧璽近年價極低,然是物大者難得。今若有此物,雖不值錢,亦將合七百元一兩也。”
這裡慈禧太后腳蹬蓮花,寓意是“步步生蓮”,即使亡靈儘快進入西方樂土,這說的就是那朵碧璽蓮花,那個時代就值七十五萬兩,現在最少也要一兩億美元的價格。
此外,慈禧太后的金絲錦被也鑲嵌有很多碧璽,《愛月軒筆記》又有如下記載:“金絲錦被,制價八萬四千兩,鑲八分珠一百粒、三分珠三百零四粒、一分珠五百粒、六厘珠一千二百粒、米珠一萬零五百粒、紅藍寶石大塊者約重四錢者十八、小塊者六十七、紫母綠五分重者二塊、碧璽、白玉共二百零三塊,略估珠值八十五萬四千二百兩,寶石約值四萬二千兩。”
除了以上兩件極品外,慈禧太后棺中還有很多其他碧璽首飾。
韓孔雀檢視收穫之時,做過統計,最後殮入棺中的碧璽首飾有:紅碧璽朝珠、紅碧璽手串、紫碧璽手串、紅碧璽念珠、金鑲紅碧璽正珠、紅碧璽鑲綠寶石抱頭蓮、綠玉鑲紅碧璽抱頭蓮、紅碧璽綠玉穿珠菊花、紅碧璽鎦子、紅碧璽帽花,這些都是慈禧太后死後用來殮葬的碧璽飾品。
除了這些,比較著名的還有傳說中的碧璽西瓜,別人認為是傳說,或者說翡翠西瓜就是碧璽西瓜,而只有韓孔雀知道,翡翠西瓜和碧璽西瓜是不同的。
翡翠西瓜是碧綠的翠,帶著粉紅色的翡,中間夾雜著一些黑籽,這不是混色,所含物質也不相同。
而碧璽西瓜是綠皮紅瓤一個整體,兩者完全是不同的。
翡翠西瓜的製作原料一直眾說紛紜,傳聞不斷,其實這就是兩種寶物,翡翠西瓜是翡翠西瓜,碧璽西瓜是碧璽西瓜,而碧璽西瓜正是進口自美國的頂級雙色組合碧璽,即綠皮紅瓤的“西瓜碧璽“。
在自然界裡,綠皮紅瓤的顏色組合特徵只有雙色碧璽才具備,碧璽晶體在平行晶體延長方向出現的不同色帶,該色帶可以是連續的同心環狀,也可以是不連續的同心環狀。
翡翠的顏色是不同的,是由於摻雜了其他礦物質帶來的,所以,天然的雙色組合,只有碧璽。
在寶石級的碧璽裡,以紅碧璽、藍碧璽和雙色西瓜碧璽為極品,目前西瓜碧璽的價格,根據成色的不同,波動幅度也較大。
西瓜碧璽的價格不光和顏色、通透度有關,還和珠徑大小有很大的關係。
例如按常見的10MM以內的珠徑,成色一般的西瓜碧璽,整體不太豔麗的,一條手鍊大概2000左右。
如果10MM以上珠徑,整體顏色豔麗的西瓜碧璽,價格就得上萬了。
其實,作為碧璽迷的慈禧太后,恐怕在活著時,即已唸叨著要在自己未來的墓葬中,置入碧璽首飾了。
清朝皇宮檔案《普陀峪金井安放帳》有這樣的描述:慈禧太后建陵時的“穴”位就在慈禧棺槨下面的金井內,其中也存放有大量珍寶。
自光緒五年(1879年)3月25日至光緒三十四年(1908)10月15日,陵墓官員曾奉懿旨先後六次向金井中投放大量寶物,光碧璽類寶物,就計有紅碧璽鑲子母綠別子一件、紅碧璽長壽佩一件、黃碧璽葡萄佩一件、紅碧璽葫蘆蝠佩一件、紅碧璽雙喜佩一件和紅碧璽佛頭塔一件。
可見,不論生前還是死後,慈禧都對碧璽情有獨鍾。(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