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在美國具有強大的勢力,這一點是歷史原因造成的。
苗族人移民到美國是有一定的歷史背景的,1954年,根據《日內瓦條約》,法國從越南、寮國、柬埔寨撤軍,美國立即取代了法國的位置。
為了阻止紅色主義在東南亞的蔓延,美國發動了越南戰爭,隨後又在寮國發動了“秘密戰爭”,以對抗由寮國紅色領導的巴特寮軍隊和北越軍隊。
美國利用當地少數民族對紅色政權的不滿,在少數民族中招募人員組成“特種部隊”,其中苗族人就有不少,其中以一名叫王寶的人為首。
美國政府選擇以王寶為首的苗族軍隊為“特種部隊”的主要成員,這當然是有原因,首先,苗族軍隊英勇善戰,並且當時的苗族軍隊中,以王寶為首的軍隊實力較強,與其他派別的矛盾較深,有利於和美國的合作。
其次,苗族人居住的地方戰略地位相當重要,而當時寮國的政府軍隊,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最後,在奠邊府戰役等戰役中,王寶多次表現了出色的軍事才能。
王寶受美國委託,著手對“特種部隊”進行訓練,從1962年中旬開始,這支部隊採取“閃電式”的戰術和寮國紅色軍隊作戰。
在不到幾個月的時間裡,王寶便幾乎控制了整個寮國東北地區,他在這裡建立了200處飛機場,同時在帕蒂山上建起了一座監視雷達。
在美國的支援下,這支軍隊與寮國政府的巴特寮軍隊和北越軍隊,在空中和地面戰場上進行了多次交火。
從1962年到1973年,這支部隊阻止了越南軍隊成千上萬次的進攻。
在戰爭中,苗族人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戰爭中苗族死亡的人數達35000人。
為了躲避敵軍,整個村寨被迫逃入高地荒野中,幾乎有1/3的苗族人死於疾病和飢餓,而這些人絕大部分不是士兵。
1973年,由於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美國不得不從越南、寮國撤軍。
美國撤軍後,苗族人失去了美國的支援,寮國新政權對繼續反抗的苗族軍隊進行了清剿,據估計,大約有10萬苗族人喪失了生命。
越南戰爭後,許多參加過“秘密戰爭”的苗族人,害怕遭到寮國新政府的迫害,大量外逃。
寮國新政權建立後的10年裡,大約有一半的苗族人逃離了寮國,也有大量難民死於途中。
在寮國新政權建立的頭幾個月中,就有5萬苗族人逃離寮國。
到1988年,有13萬多苗族人進入泰國境內,多數人最終移民到美國。
現在韓孔雀控制在手中的這部分苗族人,就是當年遺民美國的苗族人後裔,可以說,他們是天生的戰士。
由於以前為美國戰鬥過,加上他們具有一定的實力,所以就算在美國,他們人數佔少數,也沒有多少人敢欺負他們。
他們人數不多,但他們更團結,而且美國的制度更是讓苗族遺民有著強大的力量。
以前還看不出來,現在有了韓孔雀整合,他們擁有武器,擁有的強大的經濟實力,只是這兩點,就讓人不可小視。
自從韓孔雀來了美國之後,苗族給別人的印象就是根本不缺錢。
有人、有錢、有槍,這樣就有實力,實力形成強大的勢力。
當然,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如果沒有波香卡的幫助,如果沒有足夠的實力,是絕對沒法聚集起大量苗族戰士的。
因為當年,在安置苗族難民的過程中,美國政府實行了“分散政策”,規定每個難民的家庭成員不能超過8人。
因而,許多苗族大家庭分散成核心家庭後才被准許遷入。
最初到達美國的苗族人在政府的安排下,分散居住在美國的40多個州中。
然而1981年到1983年間,大量苗族人向加利福尼亞州移民,才打破了這種形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