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保是個40多歲的小地主,聽說是要為盜皇陵當“參謀”,頓時嚇得臉色蠟黃,兩腿直打顫,但又惹不起這個軍長,只好說:“陵寢面積這麼大,我也不知道入墓穴的具體位置,還是找幾個附近的老旗人問問吧!”
這話提醒了孫殿英,他立即派人找來五六個老旗人。
但這些老人也不知道地宮入口,孫殿英以為他們是不肯說出秘密,開始還好言哄勸,漸漸失去耐心,就用鞭子抽、烙鐵烙。
老人哪經得起這折騰,不到半天工夫就死去兩個,有一個實在受不了這罪,道出了離此地10多公里有個姜石匠,曾參加修築陵墓,興許還能記得進地宮的位置。
為了不讓外人知道地宮入口,古時修築皇陵最後一道工程——隧道的匠工,往往都被處死。
那麼這姜石匠是怎麼活下來的呢?
這裡面有一段奇事,原來是一個偶然的機會救了他的命。
當時慈禧入葬時,在工匠中挑出81人留下作最後封閉墓道,並告訴石匠們,可以從另一事先挖好的隧洞出去。
工匠們心裡明白得很,這只不過是歷朝沿襲下來的騙局,既然被留下了,就別想活著出去。
這個姜石匠當時已40多歲了,幾天前聽鄉里人帶信,說他老婆給他生了個獨生子,可把他喜壞了,現在要他留下來,連兒子也沒看一眼就死去,心裡不是個滋味。
他在搬動石頭時走神,腳下一滑,一塊大石頭砸在身上,當場就昏過去了。
當時正忙碌中的監工以為他死了,怕玷汙了金券(即寢宮),便叫人拖出去扔到荒山坡。
姜石匠醒來時發現自己不在陵墓工地,又驚又喜地拼命跑回家,這樣才算撿了一條命。
深更半夜,姜石匠突然被幾個軍人請到東陵來,他迷迷糊糊不知發生了什麼事。
孫殿英對姜說,請指點一下進入慈禧寢宮的墓道入口就送你回去。
姜石匠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嚇得小腿肚子直抽筋,跌坐在椅子上。
姜石匠想,這次可能在劫難逃,但他對這種情況也有預料,所以並沒有多麼驚慌。
知道自己說得越多,死的越快,所以孫殿英用元寶、金條來引誘,姜石匠還是一言不發。
孫殿英火了,吩咐手下搬來刑具準備用刑,轉而一想,如果姜石匠經不住用刑,死了,我哪兒去找墓道入口?
於是又沒有上刑,孫殿英把桌子一拍:“他奶奶的,不說?把你兒子抓來,老子非扒了他的皮不可!”
這一招真靈,還沒等孫手下的人出門,姜石匠就撲通一聲跪了下來。
在石匠的帶引下,墓道口找到了,但道口被多層花崗石堵得嚴嚴的,石頭與石頭之間又用的是桐油糯米石灰漿粘固,真可謂天衣無縫,比自然山石還難鑿。
工兵營長叫人搞來兩大桶硝鏹水,想用侵蝕的辦法開啟石障,但還是無濟於事。
後來孫殿英急了,乾脆叫部下運來炸、藥,牽上導火索炸開一個大窟窿,才進了古墓。
古墓開啟之後,剎時“嗖嗖”——一股股陰黴氣從墓裡竄出,嚇得官兵直往後退。
“他奶奶的,還不趕快下去!”孫殿英只管大吼大叫,不過這個時候,孫殿英也沒有失去了理智,他還能控制形勢。
於是掘墓官兵提著馬燈戰戰兢兢地沿墓道往下,孫殿英又吼道:“他奶奶的,誰也不許胡來,誰胡來我崩了他!”
於是又命譚師長帶一排士兵堵在墓道口,誰敢攜寶潛逃就打死誰,就是這樣,姜石匠又被裹挾著進入了慈禧墓的地宮當中。
這些官兵連同姜石匠,帶著恐懼穿過墓道進入地宮,但見石條供桌上的珠寶閃閃發光,真像阿拉伯著名《一千零一夜》裡“芝麻開門”後的情景。
此時,已半年沒發薪餉,像餓牢裡放出來的這些匪兵,已顧不得許多了,一擁而上,將供桌上的殉葬寶物搶得精光。
然而他們貪心不足,又以刀劈斧砍,將慈禧地宮裡面柱子上的金箔等物撬下,周圍所有一切能夠弄下來的東西,都被他們如同蝗蟲過境一般,一掃而空,最後只剩下中央的棺木。(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