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玄幻魔法 > 都市藏真 > 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汴京八景

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汴京八景 (第2/2頁)

有關部門計劃在這裡建設一座地下博物館,前期設計、開發方案和論證工作正在緊張進行,距今已有1200餘年歷史的古州橋,始建於唐代建中年間(780年至783年),後經五代、宋、元,在明末崇禎15年(1642年)的黃河特大水患中被淤埋。

考古發掘的情況表明,這座橋南北長17米、東西寬30米,為磚石結構的拱型橋,橋面呈青石板鋪墁,經考證,州橋下部為宋代基址,上部為明代所修,州橋橋面距地表深4.3米,橋底距地表約11米。

如果地下博物館建成,僅古州橋寬30米、高6米的券洞便可容納近千人,這樣的地方,如果完工了,造成的影響不可估量。”

韓孔雀看著李達,李達這是在告訴他,州橋明月現在也恢復了不少了,他就算出資,肯定也不用花費多少,這樣還不白賺一點名譽?

雖然韓孔雀也想到了這一點,但其他八個景觀,他卻不太熟悉,他最多也就是知道個名字。

“汴京八景”是汴京的精華所在,此八景現代通稱為:繁臺春色、鐵塔行雲、金池夜雨、州橋明月、梁園雪霽、汴水秋聲、隋堤煙柳、相國霜鍾。

古都開、封,名勝古蹟眾多,“汴京八景”是古都名勝的精華。

早在明代《明成化河南總志》一書中對“汴京八景”就有記載。

即:“艮嶽行雲,夷山夕照,金梁曉月,資聖薰風,百崗冬雪,大河春浪,吹臺秋雨,開寶晨鐘。”

隨著歷史的變遷,明人李濂又重新編寫“汴京八景”:“繁臺春曉,鐵塔行雲,金池過雨,州橋明月,大河濤聲,汴水秋風,隋堤煙柳,相國霜鍾。”

到了清朝乾隆年間撰修《祥、符縣誌》時,把“汴京八景”中的“大河濤聲”刪去,增添了“梁園雪霽”,把“金池過雨”改為“金池夜雨”,把“汴水秋風”改為“汴水秋聲”,把“繁臺春曉”改為“繁臺春色”,修改過的“汴京八景”一直流傳至今。

這些現在都是當地出名的旅遊景點,但這些要整合起來,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當然,如果真要下決心整合,也不是沒有可能恢復古代舊觀的,畢竟這八處景觀,到現在還沒有修復的,也只有州橋明月和金明池,其他或多或少都在使用。

像繁臺春色位於開、封城東南,禹王臺公園的西側,那裡原是一座長約百米自然形成的寬闊高臺,因附近原來居住姓繁的居民,故稱為繁臺。

早在五代後周顯德二年,公元955年,在此曾修建了一座寺院,叫天清寺。

元末毀於兵火,清初重建,稱為國相寺,於1927年廢毀,現僅存一座建於北宋開寶年間,公元968—976年的繁塔,是開、封現存最古老的建築物。

北宋時期,每當清明時節,繁臺之上春來早,桃李爭春,楊柳依依,晴雲碧樹,殿宇崢嶸,京城居民郊遊踏青,擔酒攜食而來,飲酒賦詩,看舞聽戲,賞花觀草,燒香拜佛,人們盡情地享受春天的美景。

北宋詩人石曼卿春遊時寫詩云“臺高地回出天半,了見皇都十里春”。

讚美在繁臺春遊時,還能欣賞北宋皇都春天的景色,“繁臺春色”也由此而得名。

這個地方要修復說麻煩很麻煩,說簡單也簡單,其實就是一個錢的問題。

而鐵塔行雲就簡單了,鐵塔建於北宋皇佑元年,公元1049年的一座鐵色琉璃磚塔,俗稱鐵塔。

位於開、封市城內東北隅,今日的旅遊勝地鐵塔公園。

鐵塔原系北宋開寶寺記憶體放佛舍利的寶塔,塔身為等邊八角十三層,高55.88米,通體遍砌鐵色琉璃釉面磚,磚面圖案有佛像、飛天、樂伎、降龍、麒麟、花卉等50多鍾。

塔身挺拔、裝飾華麗,猶如一根擎天柱,拔地刺空,風姿峻然。

白雲輕輕擦頂而過,懸鈴在空中叮噹作響,站在塔下仰望塔頂,可見塔頂青天,腰纏白雲,景緻壯觀。

塔身內砌旋梯登道,可拾階盤旋而上,直登塔頂。

當登到第5層時,可以看到開、封市內街景,登到第7層時看到郊外農田和護城大堤,登到第9層便可看到黃河如帶,登到第12層直接雲霄,頓覺祥雲纏身,和風撲面,猶若步入太空幻境,故有“鐵塔行雲”之稱。

這個到現在還是當地的名勝,連修復都不用。

梁園雪霽所在就是梁園,又稱梁苑、兔園,遺址位於現商、丘市睢、陽區東南,現存遺址有:睢、陽城舊址、清涼寺、三陵臺、平臺、千年銀杏樹等。

值得注意的是,梁園也不在開、封,而是在商、丘,但由於開、封歷史上曾長期稱大梁、汴梁,故使很多人產生誤解,以致以訛傳訛,把梁園也列入開、封範圍。(未完待續。

最新小說: 玄幻:夭壽了!我怎麼就無敵了? 繫結氣運:扮演蕭炎,九州守護者 搶奪主角光環 劍與嵐 重生辣妻很撩人 幻想酒仙坊 龍靈鍛天 最強萬界無敵抽獎 埃及豔后要殺我 長城守夜人,簽到八十年,人族當興 都市王牌傳說 行者:傳說之路 祭祀神魔 血路九天 穿越八零帶倉庫當首富 我替妖族斬青天 玄世第一宗門 龍魂戰神 聖道讀書人 我的系統太會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