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尋微信公眾號“qdread”並加關注,給《都市藏真》更多支援!
此時的顧同已經激動的語無倫次,衛長青苦笑了起來,他看向韓孔雀道:“知道這個情況的不止是顧老一人,最起碼胡家父子就知道。
所以他們才會年年來這裡,只不過這裡的河流眾多,如果想要憑著一份簡單的地圖,找到一塊被埋藏起來的石頭,難度可想而知。”
韓孔雀看著周圍的地形道:“這裡的地形應該不會有大的變動吧?”
此時慢慢平復下來的顧同開口道:“雖然大體的地形不會變,但下了雪之後,如果高度不是相差太大,每座山峰的樣子都差不多,山和山之間的河流,就更沒有多少區別,再加上這些年河流也是會改變的,所以要想憑藉當年隨手畫下的地圖,就算我這個親自動手掩埋那塊玉石的人,也找不到地方了。”
“當年顧老親自埋藏了玉石?”韓孔雀問道。
顧同苦笑道:“當年苦啊!如果不跑,肯定撐不下來,而進了山,等到大雪封山,也是死路一條,當時我們跑進來了幾十人,最後能夠走出雪山的,只有不到十人了,在這大雪山之中,埋葬了三十多人啊!”
三十多人,確實不少,但相對來說,能夠在這種地方過冬,還能活下來,就算只活下來一個,也不是簡單的事情。
顧同一邊跟韓孔雀他們說話,一邊在周圍四處檢視,在顧同斷斷續續的敘述當中,韓孔雀也清楚了當年發生的事情。
在特殊時期,他們在這裡下鄉,吃不飽穿不暖,還遭受迫害,當時他們年輕氣盛,忍受不了那種窩囊氣,他們組織起來逃進了山中。
剛開始他們還能在山中活的滋潤,那完全是因為他們之中有不少是軍人子弟,打獵還難不倒他們。
可當有一天他們一覺醒來,再出去尋找食物的時候,卻發現,外面已經大雪封山,到處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在這種環境當中,他們除了經常晃動的地方之外,其他地方,他們一無所知,在一些出去打獵再也沒有回來之後,他們知道,他們的麻煩來了。
接下來,他們缺衣少食,沒辦法,只能向他們知道的一處山谷遷移,因為那裡的地熱資源豐富,也許能夠在那裡能夠熬過嚴寒的漫長冬季。
就算在遷移過程當中,他們在一條河邊發現了玉石,但當時他們連吃都吃不飽,自然也就沒有心思採集玉石。
所以當時在河中得到了足夠的食物之後,他們就匆匆離開了,在離開之時,他們只是把那塊巨大的玉石做了簡單的掩埋,一邊以後前來尋找。
下面的事情可想而知,一群年輕人,憑著一腔熱血,在這種雪山絕域之中掙扎求存,遭遇就可想而知。
他們經過層層苦難,最終找到了那條山谷,這樣他們可以不為嚴寒,但吃食卻是一大難題。
幸虧那條山谷猶豫溫度高,所以有些動物會在那裡過冬,這樣讓他們得到了一些事物,但他們在那條山谷之中的時間長了,就再也沒有動物走進那座山谷。
接下來,雪崩、嚴寒、飢餓,加上疾病,他們當中的很多人死了,等到他們熬到春暖花開,冰雪融化之時,已經沒有剩下多少人。
再後來,還是無盡的苦難,等到他們的生活平穩,他們也老了,最後,顧同由於需要錢,才想到了當年被他們簡單埋藏起來的玉石。
由於當年知道的人不少,很多人都以為那塊玉石肯定被人挖走了,所以並沒有幾個人會再次來到這裡尋找那塊玉石。
但真到了這裡,顧同才知道,當年他們發現玉石的那條河流,居然沒有人找到,接下來的事情就順理成章了。
衛家知道顧同的目的之後,出錢幫助他解決了家裡的事情,而顧同則幫助衛家尋找那條出產玉石的河流。
而因為當年是大雪封山之後,就算當年親自參與了整個事件的顧同,也記不得具體地址了。
而今天,韓孔雀發現的那塊玉石,給了顧同希望。
他進山也有兩三次了,這幾年,凡是出產玉石的河流,他都去探查過,那些河流,都不是當年的那條河,最後他大體鎖定在了這片地方。
但是這批地域河流眾多,但卻沒有任何玉石出產,所以他在看到韓孔雀找到的那塊玉石之後,才會欣喜若狂。
這條河裡有玉石,那麼說明,這條河很有可能就是當年他們發現玉石的那條河流。
雖然過去了幾十年,這裡也算是滄海桑田,變化很多,但整個河流的長度,卻不會有所改變。
幾十年過去,其他情況他肯定記不清楚了,但沿著這條河走了多長時間,大體在那段河道之中發現的玉石,這幾年他已經計算的很清楚。
所以,確定了這條河,顧同很快確定了位置。
“當時是冬季,大雪覆蓋了河流的大部分河道,所以河道的寬度我沒法確定,但大體的範圍我還是能夠畫出來的,如果真是這條河,我們發現的玉石,應該就在這方圓一百米範圍之內。”顧同站在一處河道之中,看著周圍的地形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