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孔雀道:“問題就在這裡,風水學把起伏的地理(主要綿延的山脈而不限於山脈)稱為龍脈。古代風水術首推地理五訣,就是龍、穴、砂、水、向。
相應的活動是覓龍、察砂、觀水、點穴、立向。龍就是地理脈絡,土是龍的肉、石是龍的骨、草木是龍的毛髮,水就是龍的血管,血液被抽盡了,龍脈也就被破壞了。
這個說著簡單,做起來可是很難的,第一個就是要確定龍脈在什麼地方,龍脈指如龍般妖嬌翔,飄忽隘顯的地脈。地脈以山川走向為其標誌,故風水家稱之為龍脈,即是隨山川行走的氣脈。
既然是歲山川行走,那麼就算你發現了也不容易破壞,所以,想要破壞一條龍脈,是十分困難的,所以天眼張能夠破壞一條龍脈,自然是引起了很大的轟動。”
“龍脈被破壞了,人們能夠立即發現?”柳絮提出疑問。
韓孔雀笑著道:“問題就出在這裡,破壞龍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發現龍脈被毀,也不是一時半會的事情,所以,在天眼張從容的破壞了龍脈十幾年後,那個小村子的人,才發現他們村莊下面的龍脈被毀了,而這個時候,他們已經迴天乏力,因為天眼張早就消失了。”
“那麼天眼張又是怎麼出名的?”柳絮問道。
韓孔雀笑著道:“那個村子的人發出來的訊息,說是一個叫天眼張的人破壞了他們村子的龍脈,也許他們知道天眼張跟他們有仇,所以知道誰才是正主。
龍脈這種東西,本來是虛無縹緲的,畢竟現代人相信的不多,所以天眼張雖然出了名,但也只是傳說他是羊城人,住在羊城,其他也就沒人關心了。
而後來的另外一次事件,才把這個天眼張再次推向了風口浪尖,那次事件就是2004年的一次意外,也就是先前我說到的那次盜墓事件,幾個笨賊用炸、藥爆破古墓,被人發現,從而發現了一系列古墓,也就是古代苪國的古墓群。”
“天眼張盜了苪國的古墓?”趙大有幾人全都出聲道。
韓孔雀笑著道:“天眼張既然已經去了那個地方,自然不會放過苪國的古墓群,而且這裡的東西,也證明了這一點,不過,從這裡發現的東西來看,天眼張的眼力卻是非凡。
他要的東西,都是古墓之中的精品,這說明他眼力很強之外,還有一個重中之重的問題,那就是他看不上其他古墓的東西,而其他古墓中出土了些什麼?
那裡有墓葬1300座,車馬坑64座,出土青銅器、樂器、玉器、金器等稀世文物2000多組、上萬件,只是其中一個棺槨內就有陶珠4000餘顆、瑪瑙珠1800餘顆、石貝80餘件、海貝600餘件、銅魚近600條,更何況還有象徵諸侯高貴,能夠代表墓主國君身份的七鼎六簋和成套編鐘。
其他像國內最早的樂器青銅錞於、最早的宮廷樂器實物漆木‘建鼓’、首次見到的青銅兵器三角形兩面刃銎戈,5000年前的玉豬龍,比秦始皇兵馬俑早500多年的木俑,這些無一不是無價之寶,可這麼多東西,天眼張都沒有動,為什麼?難道是他不知道那個地方是一個墓葬群?
不是,唯一的一個原因就是,他確實看不上眼,為什麼看不上眼?唯一的解釋就是,他挖掘了另外一個更大的古代墓葬群,而這個墓葬群是那個年代的?是什麼人的?
這就顯而易見了,能夠找到古代苪國的大體位置,那麼古代傳說中的梁國,也就可以被鎖定位置,只要有了這個位置,在這裡發現一條龍脈,是根本沒有一點難度的,而這一點,正好印證在了那個小山村下面的龍脈上。”
“你是說天眼張把整個梁國的龍脈挖了個乾淨?”就算柳絮再怎麼處變不驚,也震驚的合不攏嘴。
韓孔雀點頭道:“後人是這麼分析的,而白曉亦給我提交的分析報告,也是這麼說的,古代立國,都是要尋找龍脈建立皇城的,梁國有龍脈,苪國也有龍脈,而要辨別龍脈,一般人根本做不到,風水學上說,辨龍首要分清枝幹,尋得幹龍而於支上點穴,大非吉事。
意思是說,尋找到了真龍,卻把人葬在龍脈的枝幹上,不是好事,當然,這其實是相對來說的,對皇帝來說不是好事,但對一些平頭百姓或者是王公貴族來說,卻是幸事,要知道,再怎麼不好的龍脈,他也是龍脈。”
“你說這麼多,到底是什麼意思?”柳絮問道。
韓孔雀道:“《堪輿漫興》雲;尋龍枝幹要分明.枝幹之中別重輕。次要分真龍之身與纏護之山。凡真龍必多纏護。纏多富多,護密人貴。
但若於纏護之山下穴,即失真龍之氣,亦大不吉,識得真龍,然後觀其水口朝案、明堂龍虎,確定結穴之處。龍之勢,以妖矯活潑為貴。重重起伏.屈曲之玄,東西飄忽.魚躍鳶飛,是為生龍.葬之則吉。
如果粗頑臃腫,慵獺低伏,如枯本死魚,是為死龍,葬之則兇。風水家於龍尚有諸多名目,要加強龍、弱龍、肥龍、廋龍、順龍、逆龍、進龍、退龍、病龍、劫龍、殺龍、真龍、假龍、貴龍、賤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