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紫檀由於生長極為緩慢,所以密度相當高,木紋形成了一點一點如同牛毛一般的紋路,人們將這種特有的紋路稱為“牛毛紋”,只要你仔細觀察就一定能找到牛毛紋。
小葉紫檀顏色,顧名思義,一般為紫色,但是小葉紫檀顏色是會根據時間而變化的,年久的小葉紫檀顏色比較深,為紫黑色。
用酒精棉球輕輕擦在小葉紫檀的木料上,要是新料,酒精棉球會呈紫紅色,要是你把小葉紫檀新料的木末弄一點點放在酒裡面,屑末會出現一道道血紅色的絲條。
要是出現鐵鏽紅色,那就是小葉紫檀的老料了,新料是沒有鐵鏽的紅色的,是比較鮮的紅色。
在檀木大家族中,只有紫檀和黑檀是含有色素成分的,所以可以透過在白卡紙的劃痕,和酒精擦拭痕跡來加以鑑別是很容易的。
若沒有痕跡說明該物品根本就不是紫檀,若痕跡為紫色說明該件物品為非洲紫檀,若痕跡為鏽紅色說明該件物品是小葉紫檀,而且是老料的小葉紫檀。
韓孔雀對照紫檀木的紋理特徵,仔細察顏觀色,這些完全就是小葉紫檀的表現。
韓孔雀接過木馬時,已經掂過其重量,這隻木馬的手感很好,很壓手,說明木質緊密,密度高。
藉著擦拭的痕跡,韓孔雀聞了聞木馬的氣味,有淡淡的微香,一些沒有擦乾淨的水珠,為紫紅色,上面有熒光。
除了這些特點,這整個小木馬的表面,還有一些金屬質感的亮點,這樣的亮點,在整個木馬錶面到處都是,看起來十分漂亮,如果韓孔雀看的不錯,這應該就是滿金星。
如果這真是老料的小葉紫檀,這就對了,現在的人們普遍認為新料小葉紫檀無金星,只有老料才會有金星。
“金星”實際上就是指紫檀料加工橫切面上,脈管內的有機物沉澱,由於生長環境因素和時間因素,有機物和礦物質不斷沉澱形成的有金屬質感的亮點。
用這樣的老料小葉紫檀做出來的東西,都很漂亮,尤其是佛珠手鍊,每個珠子經切割和打磨後,呈現球面,球面上即可呈現黃色點狀金星,與紫檀料底色,色彩對比明顯,甚是好看。
而這匹木馬,如果韓孔雀沒有看錯的話,這是用整棵小葉紫檀的樹墩雕刻而成的,因為木馬的四隻小腿,還有那略帶弧度的蹺蹺板,如果仔細看,還是能看出樹根的形狀,現在樹根跟上面的主體完美連線,這隻能說明,這是用帶著樹根的樹墩整體雕刻成型的。
用小葉紫檀的樹墩雕刻的這麼一隻木馬,其主人的身份絕對不簡單。
這樣的東西,就算是用紫檀木的下腳料做成木馬,也不會是普通人家。
普通人家就算下腳料也不會用的這麼奢侈。
用滿金星的小葉紫檀雕刻木馬,這得是多麼敗家才能做得出來?
如果不是敗家,就是當時小葉紫檀不值錢,或者主人有更多好料,所以才會看不上這麼一塊下腳料,不管是哪一點,都說明其主人非富即貴。
可韓孔雀翻遍了整隻木馬,都沒有在它身上發現任何標記,當然,就更沒有款識來表明它的身份了。
不過從這隻小馬的形態來看,馬的造型肥壯,闊胸豐臀,氣宇軒昂,一派唐馬風範。
但從另外一些特點來看,又絕對不屬於唐馬,馬體的勾勒,鬃尾、肌肉、骨骼等不同部位的質感,都表現得較為充分,這些都有點明代商喜畫中馬的特點。
商喜是明朝早期宮廷畫家,商喜的馬作,功力較深,但造型及技法均不出前人法度,這也正好符合這匹木馬的形態。
從這裡來看這木馬雕刻的時間,應該在明以後,雖然韓孔雀不能準確把握這隻木馬的製造年代,但從用料,做工,這隻木馬很可能是明代的,因為也只有那個年代,才有可能這麼浪費小葉紫檀。
而在明代,有這種手筆,還能接觸到宮廷畫師商喜的畫作,並且具有高超木工手藝的人,都指向了一個那時的名人,木匠皇帝朱由校。
也只有他才又在這種條件,用整個的小葉紫檀大料來做這種小玩意,而且也只有他會這麼浪費,如果是一般大臣之家,也不可能這麼奢侈。
當然,商人之家有財力,但是他們是不敢這麼做的,畢竟小葉紫檀屬於明代皇家專用的或是進貢給官場重要人物使用的,不是普通平民之家能夠逾越的。
再說紫檀木這個玩意,什麼時代都不是能夠想找就能找到一副大料的,所以,就算是有人想要逾規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韓孔雀仔細的撫摸著這匹木馬,感受著小葉紫檀的紋路,整個木馬,他是越看越喜歡,這樣一來,他的表情就有點耐人尋味了。
“老闆,boss......”正當韓孔雀陶醉在小葉紫檀那淡淡的香味之中,看著木馬錶面一顆顆金星,好像要發出璀璨金光的時候,一陣陣從遙遠處傳來的呼喊聲,把他驚醒了。
“怎麼了?你們圍在這裡幹什麼?”韓孔雀反應過來,立即瞪著周圍的所有人道。
白曉亦道:“你這動作也忒誇張了點。”
“就是,老闆你不會想要抱著這批小馬親它一口吧?”
“我看老闆是想要咬它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