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漢家天子劉玄德 > 第三十九章:風起郯縣

第三十九章:風起郯縣 (第1/2頁)

“十一月,會稽許生謀反。自稱‘越王’,攻破郡縣。下旬,天子詔令揚州刺史臧旻、丹陽太守陳夤討伐許生。”

劉備苦笑,帝國遲暮,中央權衰,數百年來累積下來的種種矛盾,早就如即將噴薄的火山一般,難以壓制!

從孝桓皇帝到今上這短短的二十餘年,沒有一年是風調雨順的,天災剛去,人禍又至——瘟疫、蝗災、羌夷、鮮卑,還有未來那空前的“黃巾起義”,與這些相比,許生的這次謀反,從頭到尾更像是一場鬧劇,雖然歷經三年,但至始至終都是在揚州境內折騰,甚至連中央的軍隊也未出動,就由揚州的郡國兵和臨時組織起來的地方鄉勇給鎮壓平定了。

然而,問題是,如果劉備沒有記錯的話,自己的父親劉弘是調往揚州為官的,並且就在會稽郡的郯縣!無論這場謀反如何滑稽,但叛亂終究是叛亂,是要死人的!

事不關己,自可以高高掛起,自可以高談闊論,不過若到了自己的頭上,又有誰還能做到冷靜與客觀呢?況且更讓劉備自責的是:對此他並不是無能為力的。

雖然劉備知道對父親劉弘去往揚州為官的事他是無可奈何的,但是他卻多多少可以提醒提醒父親升起其的警惕之心,而一件危險的事若提前有了預防,那麼總能少很多憂患。

……

太守府邸的一間密室中,盧植靜靜地聽著劉衛講述這幾個月發生在帝都的一件件事,心中哀然,既為了無辜入獄的太學學子,又為了自己如今的碌碌,有時候,盧植甚至在想,如果當初自己沒有留在涿縣縣學當這個祭酒,那麼他現在至少不會對朝廷的事兩眼茫然,有時候改變一個人命運的,或許就是某天的一個小小決定。

良久之後,劉衛講完轉頭看著盧植,盧植則是連連嘆道:“庸輩,庸輩,當真是庸輩!大好局面就是被這些尸祿蠹蟲毀於一旦!”

盧植是如何也未想到,朝堂中的波雲詭譎的黨爭雖然最終以那些閹官的勝利而告終,但是這其中黨人並不是沒有一點翻盤的希望的。

這個轉折點就是太后的葬禮,在天子明確表明自己的態度後,“太后親立朕躬,繼承大業。詩云:‘無德不報,無言不酬。’豈宜以貴人終乎?”

而這些向來阿諛的閹宦卻在這個問題上竟然一反常態地背逆天子,堅持要以貴人之禮埋葬太后,這自然觸怒了天子,於是天子在之後詔令公卿集議葬禮一事。

在天子的默許以及諸位重臣的據理力爭之下,這場朝議朝著使黨人喜聞樂見的方向的發展,最終天子下詔:“竇氏雖為不道,而太后有德於朕,不宜降黜。”為這件事完美地畫上了一個句號。

聽到此時,盧植甚至有要流淚的衝動,天子在此事上能親近士子,遠離奸佞,並有如此振聾發聵的見地,大漢中興有望啊!

但這喜悅在一瞬之後,就轉為憤怒,因為盧植清楚接下來發生了什麼,即朱雀闕事件,是以也就出現了上文盧植的那番長嘆。

劉衛也點頭感慨地道:“只是可惜了李太尉的一番苦心了。”

李太尉即是李鹹,在天子召開朝議的時候,李鹹正因病臥床不起,但在聽聞“朝議”之事後,卻扶輿而起,搗椒自隨,臨行時更是對妻子說出明志之言:“若皇太后不得配食桓帝,吾不還也!”

並在之後的朝議上,李鹹與廷尉陳球一起據理力爭,駁倒了宦官的荒謬言論,方使天子定了決心,下了詔書。

“唉,太學如今已不復當年了,莘莘學子不認真習讀詩書,反而一個個醉心於時政評論,非議公卿;遇事莽撞衝動,被他人一挑撥,也不思後果。若不然……”

說到這,盧植沒有再說下去,有些話只能意會,不可明言;不過對於盧植的言外之意,為官數載的劉衛自是清楚。

事實上,如果不是這次太學的學子竟膽大妄為的在皇宮的宮牆上張貼布告,從而被那些閹人找到機會,事情如何會到這個境地?

皇宮那是什麼地方?是天子的居所,象徵的乃是漢家的威嚴!

昔年瓚侯蕭何奉高皇帝之命在秦章臺之舊址修建未央宮,修的是大氣磅礴、美輪美奐,高皇帝回來之後見如此雄偉的未央宮,登時大怒地道:“今天下糜亂,征戰不休,勝負尤為可知,何以壯其宮室哉?”

而瓚侯蕭何卻是如此答道:“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宮室。且夫天子四海為家,非壯麗無以壯威,且無令後世有以加也。”高皇帝聽完,方轉怒為喜。

由此便可知,這些太學生的所作所為有多麼膽大妄為了,這簡直就是赤裸裸地向天子挑釁,唯恐天下不亂。

劉衛依稀還記得自己年青時在雒陽太學中與諸位好友奮發苦讀的時光;而今,也只是過了二十餘載,這太學的諸位學子卻淪落於斯、莠莽至此,實在是讓劉衛為之心痛。

最新小說: 同村的喪彪成了滅世反派 被貶後,我三十萬大軍馬踏皇城! 古劍尋陵 妄想大世界 哈利波特之艾奇 死神之羅君 僵屍出山 無限之楚歌 驅魔少年之無雙 Fate:冬木之火 水滸外傳之西門大官人 異世之死亡大領主 男兒無淚之一念之差 為兄(重生) 何人亂我道心 說你私生子命賤,你帶七個老婆造反? 最終穿越 幽魂共鳴 遮天之東皇太一 超神學院之陰陽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