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恨啊!自已一心來援,卻萬萬沒想到,劉良順部的軍兵,竟然早就獻城而降,到了現在又精心編織好了陷阱,就等自已不明就裡的踏入其中,從而一網打盡。
想到這裡,劉良臣內心的憤恨怨怒,簡直無以復加。
“劉良順!你這忘恩負義的狗雜種!唐軍給了你什麼好處,竟讓你這般背主忘恩,如今竟還來圖賺我!”
劉良臣渾身發抖,衝著城頭厲聲大喝。
劉良臣厲聲罵完,從東門城頭,閃現出劉良順與唐軍主將劉國能的身影。
“劉良臣,你叫什麼叫!你且睜開狗眼看清楚了,在本將旁邊的,乃是唐軍第六鎮長劉國能將軍,你若識時務,立即下馬受降,可免一死。如若不然,我軍必將揮師疾攻,將爾等頑抗之輩,全部消滅在這沛縣縣城之下!”劉良順叉腰回罵,滿是狐假虎威的作派。
他一說完,旁邊的劉國能亦發話道:“劉良臣,現在你部兵馬,皆已落入我軍包圍之中,若你尚識時務,儘早投降,方為保命之道。我軍念你投降之舉,定會加以優撫,爾等非但可以保命,各人家屬財貨亦皆可得以保全。如若頑抗到底,則必將身死名滅,手下軍兵亦是要橫罹血光之災。何去何從,望你三思而斷。”
劉國能這般話語,劉良臣根本聽不進去。
他只見到,劉良順在劉國能身旁這般小人得志般的作派,已是氣得雙眼發紅,再不及多想,立即厲聲回道:“劉良順!你這背主家奴,還好意思說出恁樣話語!哼,你們以為,我軍只會乖乖地束手待斃麼?告訴你,本將現在就立即率兵返回,你等卻是莫奈我何!”
他話語一落,劉國能冷冷一笑,他再不多話,右手高高舉起,示意旁邊的號令兵,立即打出旗語號令。
連綿的號角聲,幾乎在此時同時響起。
沛縣縣城四門洞開,大批甲冑俱全威風凜凜的唐軍士兵,有如洶湧的潮水一般,從城門中傾洩而出。
與此同時,那些潛藏在城外小樹林中的唐軍部隊,業已分別從左右兩側,快步奔出。
更有多達數千名的唐軍騎兵,呼嘯著從樹林中鑽出,馬蹄動地煙塵滾滾,徑自兜到劉良臣後陣之處,將他們的撤退之路徹底截斷。
至此,在短短的時間內,劉良臣這三萬名輕裝部隊,被唐軍四下包圍,陷入了再不可逃的口袋陣中,形如甕中之鱉。
見到自已在轉瞬之間陷入四面楚歌的絕境,劉良臣又急又怒,他立即下令,全軍整隊,向後突圍。
一場激烈的戰鬥,瞬間爆發。
就在敵軍在亂糟糟整隊之際,從三面圍來的唐軍步兵,正以整齊有序的軍陣,向他們快速壓近。
三面圍來的唐軍戰陣,幾乎都排成的陣型,皆是是一個寬度幾乎與流寇相等的一字長蛇陣,數千名盾兵一字排開,那鑲著兩排銳利尖利的大盾,有如一道臨時築立的鋼鐵之牆。
而在盾兵之後,則是密密麻麻的槍兵,他們在這盾兵築成的鋼鐵牆上,在每面盾牌的上方,都擱有一根寒光閃爍的4米精鋼長槍,有如蓄勢待發的毒龍,陰狠地對準對面離自已越來越近的獵物。
唐軍槍兵足有三層,可以確保有足夠的兵力填補損失,整個陣形十分嚴整,充滿了凜凜殺氣。
很快,又有如變魔術一般,在每面蒙鐵大盾上方,在每個作好攻擊態勢的槍兵旁邊,又出現了一名手持燧發魯密銃的火銃手。
他們迅速地做好準備,每個人手中那黑洞泂的槍口,都立刻瞄準了對面正亂糟糟整隊的劉良臣部軍兵。
城頭的一面紅旗高高揚起,又用力揮下。
“預備,開火!”
隨著火銃總長一聲怒喝,三面圍來近七千杆火銃齊齊開火,共有六千五百餘杆打響。
“砰砰砰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