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小△說§網..Org】,精彩無彈窗免費閱讀!
聽了李嘯這番話,楊嗣昌微微一怔,臉上的笑容便有些僵硬,他低低道:“卻不知,唐國公要何等條件,才可與朝廷議和?”
李嘯微笑道:“楊閣部,本公這第一個條件,便是朝廷為本公恢復名譽、官職與爵位,同時嚴懲挑唆小人,以還本公一個清白。”
楊嗣昌沉吟了一下,便道:“唐國公這條要求,實是自然之事。朝廷既願與唐國公和好,這名譽、官職爵位,自是要全部恢復。另外,至於懲治那些調唆小人,請唐國公放心,待本閣回稟皇上,自會對其加以懲處,為唐國公申得公道。”
李嘯點點頭,又道:“至於第二個條件,那便是,從今之後,我唐軍若要再去海外拓展領地,征伐異邦,朝廷不得反對或干涉。所有新佔土地,雖為大明疆土,但只能由李某自派官吏治理,朝廷不得再另行派任官員。”
聽了李嘯這番話,楊嗣昌臉上一顫,卻不覺陷於沉吟。
李嘯這個條件,說起來,其實很有點飛揚跋扈的味道了。他身為大明臣子,為大明開疆拓土,雖有大功,但其卻要自行治理,從這點來說,李嘯這手,伸得有點長呢。
只是,自已能反對他麼?
為了爭奪臺灣的治理權,李嘯已與朝廷刀兵相向,金湯城外一戰,讓朝廷灰頭土臉,臉面盡失。若是李嘯將來獲佔更多海外土地的話,朝廷復來爭佔,只怕這內訌之戰,又要重起了。
只不過,這些海外之地,若無李嘯去征戰奪取,現在這千瘡百孔氣機奄奄的大明帝國,怕是永遠也沒可能佔到一分土地。
也就是說,這些海外土地,既然大明帝國沒有能力獲取,而李嘯能力戰得來,那麼,就由他自已安排治理,卻也勉強說得過去。
想到這裡,楊嗣昌一聲輕嘆,苦笑道:“唐國公既有志於拓展海外之地,朝廷也再不會多加干涉。這些海外之地,本是化外之所,至於安排官員之類,由李大人自行作主,亦無不可。”
見到楊嗣昌雖這般說,臉上卻是極為難堪的樣子,李嘯輕笑一下,朗聲道:“楊閣部,有道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李嘯既是大明臣子,卻也理當為朝廷顏面考慮。這樣吧,從現在開始,我臺灣一府兩縣之地,雖不由朝廷派人治理,卻也與國中各州縣一樣,向朝廷按額交納稅賦。至於其他海外之地,因土地荒僻,人民稀少,若要開發出來,都將頗費功夫時日,本公還需投入巨大成本,這些地方,就沒有稅賦可納了。”
李嘯說完,一臉笑吟吟地望向楊嗣昌。
他在心下算得清楚,現在大明朝內,一般州縣,每年稅賦,折成銀兩,也不過數百兩而已。而自已這臺灣之地中,有高雄府、彰化縣、臺北縣三地,每年稅賦,就算折成銀子兩千兩,對於自已來說,也不過九牛一毛而已。這點銀子,不過是臺灣高雄府中,數日的商稅份額罷了。
而有了這點銀子上交,皇帝與朝廷的顏面,卻是大大得到了滿足。對於他們來說,這樣不需花任何治理成本,就能憑白獲的收益,倒是更划算的買賣。
果然,李嘯這話一說完,楊嗣昌臉上便露出燦爛笑容,他捋須嘆道:“李大人果是重情重義的干城之士也!這臺灣之地,由唐國公連敗西班牙人與荷蘭人,辛苦血戰得來,卻又未花朝廷半兩銀子,完全由李大人一手將這化外生番之地治理開發出來,何其不易也。現在這臺灣新設州縣,竟也能向國朝交納稅賦,本閣心下,不勝感佩之至!哼,本閣倒要看看,唐國公這般深明大義,那朝中的一眾小人,卻還有誰,還能多嘴多舌,搬弄是非了。”
見楊嗣昌一臉歡喜之狀,李嘯微笑著,說出了自已的最後一個要求:“楊大人,本公再說下最後一個條件。”
“唐國公但請明言。”
”那便是,自此之後,為免君臣生隙,本公希望,朝廷若無緊急事宜,不得宣詔讓本公入京。且本公治下軍兵建制,自此以後,朝廷亦不得過問。“李嘯淡淡道。
“唐國公,這。。。。。。”楊嗣昌臉色又難看起來。
如果說,李嘯前兩個條件,雖多有跋扈之處,但歸根結底,多有情有可原之處,朝廷也還可以容忍。但象這一條,幾乎是擺明了,李嘯本人,及其治下的唐軍,再不受朝廷約束,在大明帝國中,相當於是一個完全獨立的藩鎮般的存在。
這樣一來,李嘯雖明為大明臣子,但朝廷卻對他,再沒有半點約束力可言了。
這是一個危險的開端。
見到楊嗣昌面有難色,李嘯冷笑一下道:“楊大人,可是覺得本公這個條件,頗有過分之處麼?那本公再明白相告,我部軍兵,雖不受朝廷直接制約,但諸如剿滅流賊,抗擊韃虜之事,本公亦皆會派兵參加,絕不置身事外。而且我部軍兵,全部糧餉皆是自行籌備,不費國家半份錢糧。並且在大明國中,就以現有地界為限,也不會再與朝廷爭權奪地,以致再生內訌。可以說,大明只以這登州府一府之地,再加上單縣與塞外的金湯城,便再不花半文錢半粒米,就穩獲了本公這支戰力強大的精銳部隊,這樣的好事,又何樂不而為呢?”
楊嗣昌聞言,心下長長地一聲嘆息。
李嘯話說得這般明白,楊嗣昌知道,這事情,已然沒有商量的餘地了。
不過,話說回來,李嘯這個條件,雖有國家無法管控約束之嫌,但對於現在的大明來說,能讓這樣一支強悍能戰的精銳之師效忠自已,剿滅流賊,抗擊韃虜,也還是可以勉強接受吧。
想到這裡,楊嗣昌臉上泛起淡淡苦笑,便說道:”好吧,這個條件,本閣也答應了。如唐國公再無他議,那可否就此簽下文書協議,讓楊某帶回京城,由皇上簽字定奪後,唐國公與朝廷之間,就可就此議和了。”
李嘯大笑道:“本公之條件,已然說完,卻是再無他議,若楊閣部也無意見,那就按本公這三道條件,簽下協議吧。”
很快,李嘯命人拿來筆墨紙硯,與楊嗣昌逐條擬好條款,便一式兩分,分別簽字落款。
隨後,楊嗣昌揣好乾透的協議紙張,便起身向李嘯告別。
“李大人,楊某即刻回京,請暫侯訊息。”
李嘯見楊嗣昌這般歸心似箭,欲返京城稟報,也不便阻攔,便笑道:“好,那就有勞楊閣部了。另外,本公有500兩程儀送上,楊閣部勿要推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