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彩的船隊,於九月底從澎湖出,因現在已是多刮北風,船隊為逆風行駛,預計到十月底方可到達山東赤鳳衛。』天籟『.⒉
在鄭彩率領六百艘船隻的龐大船隊,在路上航行之時,李嘯現在正在關注另一件事情。
那就是捲菸的生產進度。
自四月份開始在武定州等地,租種了45萬畝土地,利用俘虜進行卷煙耕種以來,到了現在,所有的煙田都已收割並晾乾完成。
煙田的產量,與李嘯預想的差不多,平均算下來,每畝煙田的烤煙產量,只有1oo斤。那麼45萬畝煙田的總產量,便是45oo萬斤。
這個產量,其實也是有原因的,那就是,那些土地多為拋荒之地,肥力流失,古代又沒有化肥施用,故根子上便有不足。而被強迫幹活的俘虜們,生產積極性也不夠,故能達到畝產1oo斤,也還錯不算的產量了。
隨後,這些晾乾烤好的菸葉,被送到建在赤鳳衛中蹲犬山腳下的捲菸廠中,在這裡,這些菸葉被工人挑掠出殘次菸葉,然後切碎成菸絲,再從市面紙坊中,定製薄而易燃的裱黃紙,進行人工卷制。
這些香菸與雪茄,全部加裝了簡易的過濾嘴。過濾嘴的材料,則是用棉花浸泡醋酸脫脂,再烘乾成型,然後切成23厘米的長度,與菸葉一同裹入紙卷中,便製成了明朝時代的過濾嘴香菸。
由於裱黃紙與棉花,市面均可採購,故李嘯並不打算這兩樣東西也自已進行生產,有錢大家賺嘛,而且也可以節約管理與人工成本。
在現代中國,一般來說,一公斤菸葉,能生產4條12包裝的普通捲菸。或者是2條加長裝的雪茄。
而李嘯現在,因為無法象現代菸廠一樣,用捲菸機進行香菸生產,全部還是人力手工包裝生產,手段粗疏簡陋,且為了保證質量,李嘯去除一些質量低劣的菸葉,再加上運輸與保管的損耗,這樣一來,估計一公斤菸葉,可能只能生產2條普通捲菸,或是一條加長雪茄。
當然,李嘯在明末這樣簡陋的條件下所生產的捲菸,與現在香菸廠生產的捲菸對比,無論是口感,還是抽吸效果,皆是要差得多。
畢竟現代中國香菸生產的各類香精、糅製劑、新增劑,以及特製易燃無味紙張,還有包裝香菸防止吸潮的錫箔紙,都是李嘯在明朝永遠不可能生產出來的。
說句玩笑話,如果李嘯在明朝這麼簡陋的生產環境下,生產的捲菸能達到現代標準。那現代中國的捲菸廠廠長,制煙工程師,車間技術人員等等,都可以去捂面自盡了,呵呵。
只不過,在明末這個只有粗劣的山煙與水煙的年代裡,李嘯能生產出這種過濾嘴香菸,已經是劃時代的產品了,足以讓明朝時代的人們為之震驚。雖不能與現代香菸媲美,但與明代的那些粗劣的山煙水煙相比,已是難得的高檔享受。
這便是時代的差距。
現在45萬畝煙田的菸葉總產量,為45oo萬斤,除去殘次菸葉,以及各類運輸損耗,能用於實際生產的菸葉數量約為4ooo萬斤,也就是2ooo萬公斤,那麼,從理論上來算,45萬畝煙田一年的總產量,總共能產出4ooo萬條香菸或2ooo萬條雪茄。
李嘯的捲菸廠,規模很大,佔地極廣,由原商業司官員胡忠文擔任廠長,內有工人1萬餘人,其中女工佔絕大多數,多為赤鳳衛軍兵及各廠工人的家屬,畢竟卷制香菸是個細緻活兒,女工做這樣的事情,比男工更適合得多,整個捲菸廠內,只有少量的運輸工人為男工。
胡忠文向李嘯報告,經在廠子裡實際考查現,一名女工在一天四個時辰的工作時間內,手頭快的可卷制13條,手頭慢的也可卷制1o條香菸,平均度為每人每天生產11條普通香菸。而要生產4ooo萬條香菸的話,一年下來,平均每天均需卷制1o.9條,正好與工人的卷制度相匹配。
這樣一來,以這個度,正好可以保證工人們一年到頭都有活幹。
李嘯給這種捲菸,取了個響噹噹的名字。
中華牌捲菸。
這個後世的著名香菸品牌,被李嘯堂而皇之地用在幾百年前的時代,倒是一點也沒有違和感。
李嘯有理由相信,在這年代,他所制的中華牌過濾嘴香菸與雪茄,應該是引領全世界香菸潮流的第一品牌,中華這個品牌名字,聽上去就大氣磅礴,完全符合李嘯心目中的香菸品牌定位。
李嘯在一個卷制車間中,興趣勃勃地觀看了卷制香菸的全過程。
李嘯看到,在一張長桌子上,有六個女工在上面,坐姿分別為兩端各一名女工,中間四名女工兩兩相對並排而坐。
最前端的女工,將菸絲分類均勻稱重碼好,已做成2厘米長的圓柱型小塊棉花,和一小塊一小塊的裱黃紙,也皆分類碼好,然後遞給坐在中間的四名女工。
這時,中間的四名女工,分別接過上面的女工遞過來的生產物料後,只見她們先是敏捷地在桌上攤開一小張裱黃紙,然後迅抓起那已分類碼好的一小掫菸絲,置於裱黃紙的上端,然後先鬆鬆捲成約一厘米寬的捲菸,再於下端的空隙處,立刻塞入已修剪好呈圓柱狀棉花,再全根裹緊,用米膠糊緊香菸的邊緣。然後用小剪子將兩端露出的菸絲與棉花頭子剪掉,使外型更美觀。
這步工作完成後,這四名女工分別將卷制好的香菸,拔給最下端的名女工,由這名女工將已卷好的香菸,以每盒2o根的規格,用厚黃紙包裹成立體長方形,然後再塞入上已蓋了中華二字品牌名稱的硬紙盒中,貼上封條,一包香菸便製成了。
而等到有了十二包香菸之時,這名女工再把這十二包香菸,連同配備的一小塊火石與火絨,一起用印中華二字的厚黃紙,裹成長條狀,再用膠水與封條包好,一整條香菸便製成了。
李嘯接下來,再看了看雪茄車間的生產過程,與香菸基本類似。只不過,雪茄外型更大,每包也是二十根。同樣也是十二包雪茄,整裝成一條。
最後包裝車間的男工,以5o條香菸裝成一箱的規格,釘裝入薄木箱中,貼入封條,放入倉庫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