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五,李嘯在金湯城中,也收到田威緊急發來的飛鴿報信。
這封來信,令李嘯心亂如麻。
因為,李嘯知道,在真實歷史上,清軍只是威嚇京師,並未採取實質性的攻城舉動。而朝廷這般慌亂應對,從各地抽調精兵入京,卻又使得京城附近州縣兵力,大為空虛,才使得阿濟格的十萬大軍,勢若破竹般地連取定興,房山,涿州,固安,文安,寶坻,懷柔,密雲等京畿附近縣鎮。共克12城,56戰皆勝,獲人畜17萬9千8百,凱旋而歸。
事實上,這些各地抽調入京師的兵馬,對韃子畏之如虎,又見韃子勢大,基本上只敢龜縮於京城中,絕不敢主動出援外面的州鎮縣地。除了大同總兵王樸與清軍一戰,斬獲一百多顆首級外,餘部基本無所作為。直到清軍出關,也再沒有任何一隻軍隊,敢於出城追擊,實實讓人扼腕嘆息。
按李嘯原來的想法,他是想等飛鷂子探明敵軍分兵動向後,從金湯城中,分出一隻奇兵,前去尾隨偷襲分兵後的小股清軍。
這種戰法,有點象一隻勇敢而機靈的小獸,趁那龐然巨獸不備之際,狠狠咬他一口,便立刻逃走,以備下一次偷襲進攻。
李嘯相信,這樣的話,等到清軍退出關外時,這種零敲碎打的戰術,應該也會給清軍造成相當大的損失。如果在這些戰鬥中,得到的首級與戰功,自然會成為自已再次獲得升官晉爵的最好憑藉。
而現在,朝廷的諭令,無疑大大打亂了李嘯的計劃。
怎麼辦?
自已能不聽從調遣麼?
在房中來回踱步的李嘯,有如一隻困獸。
李嘯沉思了兩天,直到又收到了田威飛鴿送信過來的,另一道朝廷催促出兵的諭令後,李嘯長嘆一聲,終於還是決定出兵,前往京師拱衛。
雖然那個京城中年輕的崇禎皇帝,對自已已有頗有猜忌,但說實話,崇禎對自已還是不錯的,分封土地,加官進爵,減免稅賦,賜世襲指揮使,令宗室之女配嫁自已,樁樁件件,都算是對得起李嘯了。
食君之祿,分君之憂。至少在現在,李嘯覺得,還是聽從朝廷調遣為好,畢竟,他的實力,還沒有強大到可以不聽朝廷諭令,任性自為的地步。
接下來,李嘯開始制定出援京師的計劃。
因為自已不在山東,鐵龍營與赤鳳營的兵馬,李嘯不便調動,況且等到飛鴿來回傳信,時間上亦來不及,唯一可行的辦法,還是隻能從金湯地中分兵前往京師。
故李嘯決定,著金狼營營長段時ぃ帶乙總兵馬,以及金狼營玄虎重騎400名,飛鷂子400名,以及大部的輔兵,留守金湯城。
然後,就於明日,他本人親自帶著金狼營最為精銳的甲總兵馬4590人,600名玄虎重騎,600名飛鷂子,50名魯密銃手,600名橫行哨重甲步兵,以及600名輔兵,一同出征。
這樣一來,李嘯這次入援京師的總兵力,為七千人多一點。
李嘯是個謹慎的人,他讓這些輔兵,除了用四輪馬車裝載糧草與器仗外,另帶上了40架投石機,500多枚投擲震天雷和3000多枚單兵震天雷,以為萬全之策。
雖然,這樣一來,會嚴重拖慢行軍速度,但李嘯知道,如果自已在這行軍路上,連自保能力都匱乏的話,入援京師也只不過是一句虛談罷了。
從金湯城到京師,直線距離190公里,現在因為要帶投石機之類的重型裝置,李嘯估計,哪怕再曉行夜宿緊急行軍,一天應該也就30公里到頭了。這樣的話,算上路上耽擱,到達京師,差不多要八天左右。
說起來,李嘯自七月初五收到朝廷諭令,那按規定,李嘯要七月十五日趕到。但到今天為止,已是七月初八,就算從明天開始走的話,也要七月十七或十八日才能趕到京城。
雖和朝廷規定的日期相比,略有耽擱,但李嘯並不以意。
因為,在真實的歷史上,雖然朝廷諭令緊急,但各地總兵軍將們,因為路途各有遠近,以及躲避清軍進攻等問題,也並未皆按時到達京師。事後,朝廷雖有斥責之詞,卻也未嚴加處分。
不料,當李嘯把這個計劃對眾人傳達後,令他沒想到的是,各部軍兵皆無意見,意見最大最激烈的,反而是那位蒙古公主英格瑪。
正與一眾親隨蒙古騎兵,在校場上練習騎術的英格瑪,無意中,從那些正在緊急準備的金狼營軍兵口裡,聽到李嘯這個入援京師的計劃後,登時大怒。
“李嘯,你這混蛋,你入援京城,怎麼不帶上我們!”
大步闖入李嘯臥室的英格瑪,怒氣衝衝,柳眉倒豎,指著李嘯的鼻尖大罵道。
(多謝影孑冷風兄弟的打賞,多謝支援)(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