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四哥,你們就不擔心,那李嘯將來水師勢力大漲,會在海上與我軍爭雄麼?”鄭芝豹以一種擔心的語氣說道。
鄭芝鳳大笑起來:“五弟啊,那李嘯現在從零開始,想建成與我軍同等規模的艦隊,談何容易!且不說造一條合適的大海船是如何費時費力,就是我軍給他的工匠,也只是幫他造船,將來船上的火炮配備之類,還要那李嘯自去想辦法,卻又是一道難過之坎。五弟這般想法,卻是多慮了。”
鄭芝龍亦感嘆地說道:“四弟說得是,我也料定李嘯的水師,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只能是小打小鬧的狀態。不然,他也不會這般殷切地求我軍租給船隻給他,往臺灣運送軍兵、流民以及糧食了。”
鄭芝豹眨了眨眼,便壓低聲音說道:“這樣的話,不如將我軍造船廠內,那些生手與學徒工匠,轉移給他,讓李嘯得不到最好的工匠,以延緩其造船的速度。”
鄭芝鳳與鄭芝龍二人互望了一眼,心下皆覺得鄭芝豹此法不錯。
畢竟,對於造船,那李嘯乃是一名根本不懂行的生手,就算要糊弄他,李嘯也沒法分辨。
只不過,鄭芝龍細想了一番,還是覺得不能這樣做。
“二位兄弟,我軍將來,是希望與李嘯長久打交道的,絕非只與此人做一錘子買賣。那李嘯,將來若發現船廠建設緩慢,諸事失當,必會怨恨我軍這般糊弄他,他若是因此在商品價格與質量上做些手腳,我軍豈不是得小利而失大頭。”
鄭芝龍說到這時,鄭芝鳳鄭芝豹等人,皆點頭稱是。
鄭芝鳳插話過來:“兄長考慮得甚是仔細,那這樣吧,就在這200名造船工匠中,配給他20名老練匠人,這樣一來,李嘯的造船廠,做事有人牽頭,不致失了方寸,李嘯便不會因此覺察到,我軍所做之手腳,豈不甚好?”
鄭芝龍點頭同意,然後又說道;“那李嘯最後的一條建議,說是想租用我軍船隻,為其運送軍兵流民與糧食,二位兄弟以為如何?”
“這個麼,只要他李嘯出得起價錢,我軍自是應諾無妨。”鄭芝豹大咧咧地說道。
“五弟說得是,反正我軍船多,如能把這些船隻租給李嘯,卻正好產生效益。至於租船費用,卻看李嘯要運送多少人員與物資,再來定價不遲。”鄭芝鳳亦是同意。
“對,這租費可不能給便宜了,也得好好宰他一刀。”鄭芝豹臉色劃過一絲冷笑。
“好,那現在諸事議定,以為兄之見,就由我與四弟二人,親自前往赤鳳衛一趟,將這三件事都定下來吧。”鄭芝龍一臉笑容,然後又拍拍鄭芝豹肩膀:“我二人離開後,澎湖諸事,皆拜託小弟暫代了。”
鄭芝豹忙道;“大哥放心,你二人儘管去便是,小弟不會出差錯的。”
“大哥,為節約時間,防止事情日久生變,不若就將要配給李嘯的工匠選好,到了赤鳳衛後,便把這些工匠交付給李嘯。同時多帶船隻,預備裝載李嘯安排南下的軍兵與流民,以及糧食與生活用具之類,豈不甚好?”
鄭芝鳳說完這條建議,鄭芝龍大笑:“好,好,四弟心思縝密,考慮得當,就按你的意見行事吧。最遲三天後,我軍便要集齊航速快的大船50艘,出發前往赤鳳衛。”
“愚弟謹遵兄長之令。”
三天後,50艘平均航速為1.7節的各類海船,在鄭芝龍與鄭芝鳳的率領下,帶上了挑選出來的200名匠及其家眷,浩浩蕩蕩地往北行駛,前往赤鳳衛。
這個速度,在明朝船隻的行駛速度中,可稱為相當快的高速了,但與現在的西方國家相比,速度就差得遠了。
要知道,這個大航海時代,西方平均帆船船速則可以達到4節。並且,這還只是全程來回,不計順風逆風的平均船速。
這兩百多年下來,中國的遠洋般只,無論是船體規模,還是航行速度,皆已遠遠落後於諸如荷蘭或西班牙之類的歐洲海上強國,實實讓人痛惜。
按照一節為1.85公里/每小時的速度,鄭芝龍的船隊,能以每天70至80公里的速度,向北行駛,預計在25天左右,便能到達山東赤鳳衛。
在鄭芝龍方向北方行駛了數天後,在更加遙遠的後金,發生了一件極為重大的事件。
那就是,在崇禎九年農曆四月十一日這一天,清朝正式建立了。
四月初,由大貝勒代善,和碩貝勒濟爾哈朗,多爾袞,多鐸,嶽託,豪格,阿巴泰,阿濟格,杜度等老奴子孫,這些愛新覺羅家族中的顯耀者,率滿、漢、蒙古大臣,以及外藩蒙古十六部四十九貝勒,共同輪番勸進,請天聰汗后皇太極登極大寶,改汗稱帝。
皇太極心下極喜,他虛情假意地推讓一番後,便同意了各人的請求。然後,在崇禎九年農曆四月十一日這一天,皇太極率眾大臣,祭告天地,行受尊號禮,去汗號稱帝,群臣上尊號為寬溫仁聖皇帝,廢原有國號大金,改定國號為大清,廢部族原名女真,改稱滿洲,廢原年號天聰,改元崇德,由天聰十年,改為崇德元年。
至此,清朝正式建立,成為與明朝分庭相抗強大勢力,成為了東北亞地區,最具威脅的封建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