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闖王,現在閿鄉、靈寶已被我義軍攻克,河南明狗皆已遠竄,俺們接下來,卻要如何行動?”
高迎祥身旁,身著藍衣緊身武服,頭戴范陽氈帽,這樣一身標誌性服飾的部將李自成,向高迎祥大聲請示。
高迎詳臉上閃過一絲冷笑,眼中卻滿是貪婪之光。
他側身對李自成低聲講述了一番。
李自成雙眼一亮,鷹勾鼻子一揚,連連點頭大聲說道:“中,中,中,大王端的好計,俺這就下去傳達!”
一天後,匯聚於閿鄉與靈寶兩地的各股流寇,按高迎祥之令,開始分頭行動。
張妙手,過天星兩部,從澠池北上,作出要攻打懷慶府的態勢。
老回回、蠍子塊兩部,則南下盧氏,似乎要從這裡南下,攻打南陽府。
而高迎祥、李自成率本家大部兵馬,往東南進攻汝寧與宜陽兩地,竟似要從這裡,攻打洛陽一般。
在流寇大軍分頭行動之時,明軍哨探迅速地將流寇動向,向正坐鎮在開封城中的五省總督盧象升,迅速稟報。
這一天,是崇禎八年十一月初十。
也就是在這一天,從山東單縣出發的李嘯軍,到達了開封城。
李嘯所帶的軍兵,主要包括鐵龍營大部以及赤鳳營的一總兵馬,只留了小部分鐵龍營軍兵,在鐵龍營副營長莫長榮的統領下,守衛鐵龍城。
其中鐵龍營兵馬為10隊盾兵,20隊槍兵,輔兵600人,玄虎重騎200人,飛鷂子輕騎200人。
而赤鳳營的這一總兵馬,則是15隊盾兵,30隊槍兵,另有玄虎重騎600人,飛鷂子輕騎600人,橫行哨600人,魯密銃手50人。
李嘯沒有帶火炮部隊,卻帶了投石機100架,以及大量的震天雷。
這樣一來,李嘯的總兵力為,25隊盾兵共2550人,槍兵50隊共5100人,輔兵1200人,玄虎重騎800人,飛鷂子800人,橫行哨600人,魯密銃手50人,共有一萬一千多的兵馬額數。
據李嘯的安排,這次出征的軍隊中,帶兵將領皆是能征慣戰之猛將,具體分別是,鐵龍營由安和尚帶領,副手為馮雙禮,赤鳳營的那一總兵馬,則由田威帶領,副手為李定國。
而李嘯自已,則早已從赤鳳營的騎兵中,揀選精銳一百名,由山東巡撫李懋芳之子李浩然率領,作為貼身護衛。
鐵流滾滾行伍整齊的李嘯軍,一路沿著黃河西行,過曹縣,儀封、蘭陽,終於到達開封城外。
一路上,看著那遠遠高過頭頂,彷彿懸在半空中的黃河河堤,李嘯有種奇怪的錯覺。
他總在想,要是這河堤破裂的話,那濁浪翻騰,怒濤洶湧的黃河水,估計會有如從天而降一般,把自已這支軍隊,以及兩岸廣闊的平原曠野,星羅棋佈的城池村鎮,統統沖垮毀滅吧。
黃河,這條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在哺育了華夏文明之時,也浸滿了兩岸百姓的血淚。
歷史上,李自成第三次開封之戰時,他為了迫使開封守軍投降,便掘開了黃河河堤,淹死了數以百萬計的生靈百姓。
興,百姓苦,亡,亦是百姓苦啊。
李嘯心下感慨之時,他那出征的軍隊中,另有兩人,更是心下無限感慨。
這二人,便是身為一名玄虎重騎兵的愛新覺羅。額弼綸,和身為一名橫行哨普通隊員的伊爾根覺羅。查塔。
兩人在加入李嘯軍後,都發現,這支軍隊,與以前所遇到的遼東明軍根本不一樣。這支軍隊有嚴格的制度,有嚴厲的訓練,有高效的洗腦教育,有賞罰嚴明的的軍規,對於軍兵的思想、訓練、作風以及獎賞等各方面,都是嚴格有序,緊抓不放。
在每天辛苦嚴厲的訓練中,在每天有空就大聲的背口號的思想教育中,在強迫式的文化學習中,兩人的漢語水平進步飛速,對李嘯軍,也越來越有認同感和為之效忠的使命感。
而越蓄越長的頭髮,與每天身穿的漢服,讓兩人都有一種奇怪的感覺,那就是,自已似乎越來越習慣於漢人的生活方式,而那白山黑水中養的八旗習性,似乎卻越來越陌生。
我到底算什麼人?
究竟是女真人,還是漢人?
抑或,什麼都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