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完秋耕儀式,李嘯回到赤鳳城後,赤鳳城主管許秀清,給心情大好的李嘯報告了一件事情。
“稟大人,這次清理田畝完成後,在下與農牧司人員統計了一下,現在我赤鳳衛中,還有大量的鹽鹼地未能加以利用。其中輕度鹽鹼地約3萬畝,分散在赤鳳衛各鄉鎮中,重度鹽鹼地約5萬畝,主要集中在赤鳳城北部一帶。”
李嘯哦了一聲,心下不覺暗歎,這些鹽鹼地,莊稼難種,谷麥難收,如何利用,倒還真是一件難事。
真的只能這麼閒置麼?
當然不能。
“秀清,你再傳令下去,凡有能利用鹽鹼地,為我軍產生經濟效益者,本官定有重賞。這道軍令,赤鳳城與鐵龍城都要通知到。”
“學生遵命。”
三天後,又是一天晚飯時間,在山東單縣鐵龍城乙總軍營中,一群從原先修築鐵龍城的河南百姓們中,新招的輔兵,在訓練完畢後,開始進餐。
而輔兵鄭如寶卻沒有食慾。
坐在一個角落裡的他,一手拿著一隻熱乎乎的面饃,一手捏著一隻蒸得紅通通的豬肉糰子,望著旁邊吃得狼吞虎嚥的隊友,卻不覺深深地嘆了口氣。
鄭如寶不覺想起了從前。
他永遠記得那一天,一直被流賊黑蠍子部裹脅的他,最終被李嘯軍解救出來,成了數千名被允許留在李嘯軍中的河南百姓中的一員。
隨著在李嘯軍中呆的時間越長,鄭如寶就越後悔自已加入李嘯軍太晚。
他是河南虞城人,在連年的饑荒災害與流寇侵掠中,鄭如寶家人盡喪,只剩下他孤身一人,最後不得不成為黑蠍子部流賊中一名被裹脅的百姓,賴以活命。
黑蠍子部被李嘯用計殲滅後,鄭如寶隨後與那些河南百姓一樣,作為流民加入李嘯軍,接下來一直在鐵龍城處修築城池。前段時間,李嘯下令擴軍,鄭如寶有幸被選入王義守部的乙總軍兵之中。但因為身體素質一般,沒有入選戰兵,只是一名默默無聞的輔兵。
雖然只是一名輔兵,但鄭如寶很珍惜現在的生活。
這感覺由來以久,似乎是那天他從鐵龍城民政司官員手裡,接過屬於自已的戶口本,戴上刻了自已名字的腰牌,吃上熱乎充足的食物時,鄭如寶就有這種發自內心踏實安穩的感覺。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越發切實地感覺自已與李嘯軍血肉相聯,密不可分。
不過,珍惜現在的生活,與嚮往更美好的未來,兩者並不矛盾。
輔兵陣中的鄭如寶,曾眼熱地看著那些有軍功的戰兵領取的賞銀,也頗懷羨慕地看過那些分得赤鳳衛田土的戰兵們那興高采烈的樣子。
鄭如寶在心中隱隱地感覺,自已其實也可以做一番大事業的,只不過,暫時沒機會。
前段時間,他看到李嘯在全軍兵營張貼的那份有獎告示時,能清楚地感覺自已的心在砰砰地跳。
不過當時他沒有勇氣去毛遂自薦,鄭如寶有種莫名的自卑感,總感覺自已的建議不一定會被採納,到時反被軍中的同伴們取笑。
直到昨天,他又看了了李嘯專門針對鹽鹼地頒發的軍令時,鄭如寶再也忍不住心中渴望出人頭地的強烈想法,他決定怎麼也要去試一下。
丟臉就丟臉,怕什麼,總比一個悶屁都不敢放強。
鄭如寶在心下給自已壯膽。
只是,當他下定決心後,狼吞虎嚥地吃完手中食物,前往鐵龍城民政司時,他發現自已還是有些猶豫不決。
這位赤鳳衛指揮使大人李嘯,真的會在乎自已這樣一名小小輔兵的建議嗎?
鄭如寶在民政司外徘徊良久,終於咬牙走了進去。
鄭如寶沒想到,民政司的官員,聽完他建議後,竟是大喜過望,連忙帶他去見鐵龍城主管吳亮。
吳亮聽了鄭如寶的建議,亦是極為歡喜,連忙派人送他立刻前往赤鳳城。
鄭如寶被許秀清引進到李嘯的千戶官廳時,天色已黑,李嘯正在自已的房間中準備休息,聽得外面許秀清叫喊,連忙開門讓他們進來。
許秀清剛跨入房門,便一臉喜色地對李嘯說道:“大人,這位鄭如寶軍士,剛剛向學生建言,他倒是有個極好的法子,既能整理鹽鹼地,又能為我軍增加經濟收入。”
李嘯頓時來了興趣,連忙讓兩人就座詳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