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百年亂世,民心思定,這是應有之意,然而,即便現在天下三分,汴梁之地早已沐浴了十幾年的和平時光,大多數地方的百姓,仍然看不到希望。
這是陳季平行走俗世這段時間的切身感受,天地浩劫,不僅僅是山河破碎,人心也早已破碎。
怎樣修復人心?
唯有教化之功!
然而沒有和平,教化又有何用?
所以,歸根結底,還是要讓這個世界,早日停止戰爭,如此人心才能慢慢平和下來。
身為人皇,必須要為此做點什麼。
以殺止殺,利用仙家手段達到目的?
痛快是痛快了,也能立竿見影,但是天道不允許,最後因果糾纏,毀的是自己的前程。
他還不是聖人,做不到捨己為大家,只能用凡人的手段來解決。
路過汴梁,看了看趙德芳的情況,能從地獄級的開局,混到眼前的這個份上,的確是不錯了,只是身為神仙,不能給自己的化身“開個卦”那就太失敗了!
一道驚雷打斷了他的思緒。
他又是一皺眉,現在冬天還沒完全過去,離春天還有一段時間,這道雷打的很不正常。
他施展拘神之法,將行雷布雨的神將叫了過來。
“怎麼回事,難道打雷下雨,連時令都不顧了嗎?”
“仙王有所不知,宋皇得位不正,合該有三災七難!”
陳季平心中瞭然,當年大唐之初,李二亦是如此。
“給我說說,都有哪三災七難?”
神將剛要以天機不可洩露搪塞,看到這位仙王臉色不善,趕緊直言相告。
“既然職責所在,本王就不難為你們了,做你們的事吧!”
趙德芳感應到本主到來,在密室中等待。
“上次走的匆忙,這次給你帶了點東西,另外,還有幾條重要資訊要告訴你,你要善加利用!”
陳季平在王府逗留三天,冬雨就下了三天,汴河的水位暴漲,河水雖然經過了初步淨化,沿河那些造紙工坊也在拆遷,但是畢竟還沒有完成,因此整個京城都泡在惡臭的水中,皇宮也不例外。
陳季平看到這種清形微微一嘆,這其中就有他的因果,因為造紙工坊是李三郎在淄川搞出來的,後來流傳出去,所以,前一個化身種下的因,惡果自然而然落在後一個化身身上,這就是天理迴圈!
與他相比,趙二陛下的因果更大,權知開封府尹的齊王趙廷美,送來了最新的條陳,內容盡是“又有多少房屋倒塌,又有多少人死亡,糧價漲了多少”之類的壞訊息。
“告訴齊王,讓他想法平抑糧價,另外,命人向未受災之地徵糧!”
剛打發走呈報官員,趙普等人進來,“陛下,如今惡水肆意,等天氣轉好之時,很容易引發疫症,當提早防範!”
“哼,趙德芳幹什麼吃的,他們不是要治河建房嗎,怎地如此緩慢?”
“陛下,治理河道非一日之功,何況閒王在家中,具體事宜多是潘家、曹家、石家等一批勳貴子弟在做!”
趙光義知道這事賴不到趙德芳身上,但是他就是不爽,“誰也沒圈禁他,既然想靠建房發財,就該好好任事!”
圈禁是明擺著的,只是沒下聖旨而已!
趙普當然不會傻到跟這位較真,“陛下所言極是,不如就讓他負責疏通河道如何?”
負責疏通河道,就等於是官差,若是敞開這個口子,趙德芳就等於出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