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沉默片刻,大喝道:“弟兄們,打不打得贏這一仗?!”
山呼海嘯:“打得贏!”
秦禝大笑道:“好!我先替你們開個洋葷,來,祭旗!”
六個扶桑叛軍被五華大綁地押了出來,個個形容恐懼,其中一個鬚髮火紅,一個嘴角有一道可怕的缺口,尤其引人注目。
秦禝獰笑道:“這六個是叛軍的細作,判處死刑!給我掛起來!”
六個扶桑人被撮弄到絞架臺上,索扣往脖子上一套,有人上前一腳踢開活門,人犯身子一沉,立時就飄飄蕩蕩地掛在了絞架上。
最後那一張窗戶紙捅破了。 秦禝一擺手,陣列前,一面大大的“秦”字旗展了開來。
“跟著這面旗子,開拔!”
秦禝的部署是:
他自已和張曠帶騎軍和近衛團騎兵隊為第一梯隊;
第一師為第二梯隊;
第二師為第三梯隊;
梁熄帶其餘人馬為第四梯隊。
道路狹窄,時間緊迫,不可能所有人一起行動,必須分批出發。
第一梯隊全部是騎兵,本來騎兵的長處是奔襲,而非強攻,秦禝如此佈置其實是兵家大忌,但他要用騎兵的速度爭取時間,趕在隼鬥裕太支援不住之前趕到戰場,所依仗的,只能是多少出其不意的效果
對第二梯隊的要求是最大強度的急行軍。這種強度的行軍下,哪怕是最強壯計程車兵,也會有累癱在半途的情形發生,但希望大部分按計劃趕到目的地,以期在第一梯隊攻擊不力的情況下及時投入,不使部隊潰敗或覆沒。
待到第三梯隊趕到,龍武軍大半並且是最具戰鬥力的部隊便已到場,應該有能力發動實質性的攻擊了。
待第四梯隊趕到,全軍即發動總攻,扭轉戰局。
當然,所謂扭轉戰局,最好的情況也只是救下隼鬥裕太,保護敗退的扶桑軍全身撤回江戶,以保住這隻部隊。進而保住江戶。以圖日後反攻。增援部隊到來之前,敵攻我守的局面不可能改變。
所有的高階軍官都激烈反對秦禝親自帶領第一梯隊,這是最危險、也幾乎肯定是傷亡最大的一批——天底下哪有讓主帥去第一個打衝鋒的?
但秦禝對所有的苦諫都一律不納。
他是這支部隊的定海神針,他要確保,在遭受前所未有的打擊下,這支部隊不會崩潰。
即便全部戰死,傷口也必須開在身體的前面。
戰前祭旗,他做的那番慷慨激昂的講訓。許的那些賞恤,根本目的,擺在第一位的,還不是“打贏”,而是“不崩潰”。
還有,歷史發生的時候,我要在現場。
第一梯隊銜枚急進,到下午五點鐘左右,隱隱的廝殺聲傳了過來——已經接近戰場了。
這時探馬來報,前方發現一支數千人的敵軍。正向我軍移動。
秦禝心裡一沉:已經被發現了,敵人的主將很會用兵!
北軍已大半潰退。但叛軍在全力攻擊隼鬥裕太的同時,沒有忘記照顧查塔努加方向。
“出其不意”已經不存在了,但是也有好處:這第一仗變成了遭遇戰,而非強攻了。
他吸了一口氣,輕輕撥出,然後傳令騎兵下馬。
這個時代的騎兵,本質上是騎馬步兵,馬匹本質上是步兵的快速移動的交通工具,那種兩撥騎兵絞在一起、掄著馬刀對砍的場面,其實是很少見的。 ??
??????基本戰術是,達到戰場之後,四分之一計程車兵留下照看馬匹,四分之三計程車兵構築防線或發動攻擊。??????敵人已經出現在視野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