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還覺得運營持平的[藍可密度],再這兩趟看到[持劍長安]那一盾一劍身影時,完全被他預判了自己的預判。
[藍可密度]怪不得別人,他的運營也出了問題。
而現在!
他只有一個目的,只想輸得別太難看,要知道不止是看最終結果,什麼樣的戰績也會是公會的績效標準。
[藍可密度]沉悶指揮道:
“全體打‘下路據點’!救是沒得救了,三據點都丟,我這會長也不當了!”
他直言,這很打擊士氣,但【藍可超優】的成員們都繼續執行,不會因此而丟了滑鼠和鍵盤。
承認輸,也坦然面對輸,不過執行力是不可能丟。
這是作為公會制度玩家的要點,還沒到輸不起的地步。
……
許小白站在中路據點看著[藍可密度]帶隊伍離開,操作[持劍長安]也往下路趕。
其實他看對面連馬都沒下,只是愣著看了會,許小白就已經想到[藍可密度]會放棄轉戰去下。
這不是猜,這是很常規的分析。
許小白的目標從始至終一直就是拖,以一人之力拖,職業就是個肉盾非常適合拖,攻擊帶走幾名玩家那都是順帶的事。
這很符合“據點戰”的玩法,據點佔優的情況下,拖比打更能降低風險。
雖然許小白從來沒玩過哪怕以任何形式下的“據點戰”,但第一次以運用理論帶來的效果,這是滿意的。
至少一切都如他的想法。
自[持劍長安]一人承受之力讓【藍可超優】中路團隊潰敗後,“中路據點”就不可能會是對面的主要目標,肯定只會是上路和下路。
因為地形優勢就完全失去,再打只會是浪費時間,而時間是積分增長的必要!
那麼上、下兩路之間,下路是被奪下的,只需要保全據點即可,而上路被反奪,必然會使[藍可密度]帶隊繼續重新拿下據點。
如果成,那麼上下兩路的據點便穩了,積分增長是要高於中路的單字據點,便可以翻盤。
而中路是重要據點,贏下後不會過於的離開,若對方執意繼續攻擊中路,那麼就可以很好的回防,再次確保據點沒事之外,慢慢再次擊敗他們。
所以中路分攤一部分去下支援,如果中路繼續受敵完全可以拖到回防!
若沒有,那麼支援下路可以幫忙奪點,而這支援小隊中便有“老道”來指揮下路的戰場,中路已經佈置穩當。
裝備優、等級優、又有指揮,必然人數在弱勢的情況下也能打得均衡,甚至有過之!
那麼許小白去上就會是最好的選擇,如果對面原本的中路真的去下了,那麼中路就是空的,那麼中路的人就能抽出一半的人遊走支援。
便可以支援上路,而許小白就可以以肉身拖到支援來。
被打死後,那麼[藍可密度]所面對的將不單單只是原先一個團的局面,而是人數有重大劣勢。
裝備上、等級上、人數上的優勢,可不是光靠指揮就能贏下的,[藍可密度]打是不可能打下。
那麼就可以趁機攻擊中路,等偷到了,那麼就可以分配支援下路的人直接回到中路,先打一波堅守戰!
若【雲深千聚】不打,那麼[藍可密度]便可以繼續帶隊攻擊上路,這樣積分差距便會縮小,可以翻盤!
這一切只要[持劍長安]鐵板一樣站在中路,那麼[藍可密度]就不可能第一時間打下中路,只會變成他在漫無目的全圖瞎跑,浪費時間。
……
巨大的積分差再加上安穩的局勢,這已經決定了勝局,那麼身為大公會的[藍可密度]只能讓自己不輸得難看,選擇去下路安穩佔據一個據點。
如果要選確實佔據中間最好,但[藍可密度]沒得選,成員的調動同時也伴隨著【雲深千聚】的調動。
所以在人數佔優的之下,去下路才能安穩佔得一個據點,從而得到一個“小敗”的戰績歸家。
不過許小白並沒有就此打算放過他們,一人一馬跟著[藍可密度]奔往下路,活像個蒼蠅貼一樣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