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老看上三哥當孫女婿,三哥因為殷家的事陪著殷老回老家冒險,最後認識翠雯。
如今三哥和翠雯結婚,殷老在婚禮上找到自己被人換走的孫女。
一切的事,到了這裡就完美閉環了。
俞菀卿看了一眼簡單的資料,上面寫著呂苑的姓名,出生年月,她1970年下鄉,1972年結婚,嫁給一起下鄉的男知青,男知青是一名孤兒,去年生病走了,她就帶著兒子回到京市丈夫的老家。
她如今沒有房子居住,帶著孩子暫住在丈夫親戚家裡,來商陽工作時,孩子就託付給親戚。
看完呂苑的資料後,她微微皺眉,年紀輕輕就喪夫,一個女人帶著一個孩子在京市艱難求生。
上次瞧她孩子的樣子,一看就是用心教導,乖巧有禮貌。
也是不容易。
等殷爺爺得知這個疑似自己孫女的人才二十來歲就已經喪夫,不知道會有多難過。
把資料交給殷爺爺後,俞菀卿離開客房就去找了呂苑。
呂苑顯得有點意外,跟著俞菀卿到一處亭子裡坐下來,她還是顯得有點侷促不安。
俞菀卿倒了一杯茶給呂苑,笑著問:“在葉宅做得還好?有什麼不適應嗎?”
“很好。”呂苑聞言露出一抹淺淡微笑,她端著茶暖手,輕聲說:“葉老夫人給我們全都發了一套新冬衣,很暖和,活兒也不累,吃得也好。”
說真的,從小到大還沒有試過過得這麼舒服。
吃得好,住得好,不用擔心吃了上頓沒下頓。
要是葉宅請傭人,還允許帶孩子來,她都想來試一試了。
“我們第一次在京市見面時,我四哥就說你很眼熟。”俞菀卿聽她說著質樸的話,露出略帶侷促的微笑,自己也忍不住放柔聲音:“你介意和我說說你的事嗎?”
“你的父母親人,你的成長。”
呂苑聞言抬起頭看向俞菀卿:“我。”
“我的成長其實沒有多少好說的,我的家鄉距離京市一百多公里的小縣城,我從小就是孤兒,是我奶奶把我撿回去養的,奶奶她就是一個瘸腿瞎了一隻眼的老太太。”
說到這裡,她苦笑:“我八歲時奶奶不在了,我就一個人生活,靠著奶奶留下來的錢,以及自己上工賺的工分換糧食,就這樣半飢半飽讓自己活下來。”
“我這一輩子,最引以為榮的是,我上完了初中。”她在生活上對自己摳摳搜搜,唯一對自己好的就是,去上學。
她看向俞菀卿:“我那時候就希望自己能走出那小縣城,走到更廣闊的地方。”
“只可惜,我就算初中畢業了,也找不到工作,迫於無奈只能下鄉。”說到這些,她滿心苦澀:“我以為上學了,就能走出那座縣城,開始新的生活。”
誰曉得,一切不如人意。
“不過,我不後悔下鄉,我遇到了我丈夫,他和我一樣都是孤兒,我們在知青點相互照顧,一路扶持,跌跌撞撞走了過來。”說到孩子父親時,呂苑臉上多了一抹溫柔。
俞菀卿見狀,心裡想著:她一定會很愛很愛自己的丈夫。
“雖然我們只能相伴一程,可他卻成了人生裡,除了奶奶外,第二個溫暖我的人,我想,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他。”
呂苑指了指自己心臟的位置:“他活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