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志清苦笑:“小弟被我們連累了,這些年他和弟妹陸陸續續寄了不少錢票回來。”
他們如果不是逼於無奈的情況下,都不會拿小弟寄回來的錢票,在他們的心裡,那是小弟寄回來給父母養老的錢。
現在想想只覺得諷刺,小弟的確寄了不少錢回來,大多數在父母手裡,而父母很少會拿錢出來補貼他們。
所以,這對父母不是吃一家,而是吃四家。
俞志林深吸一口氣,忍著額頭上傳來的疼痛,低聲說:“我在他們的房間裡找到好幾處藏錢的地方,有不少金銀珠寶首飾,還有金條。有些金條刻著尹字,想必是我們親爺爺奶奶留給他的。”
“還有一些刻著葉字,而且還有很多大團結和銀元。”
俞志林說:“老二啊。我們兄弟四人被她們耍得團團轉,你說我們怎麼會有這樣的父母?”
俞家武嘟囔了一句:“我這爺爺奶奶真的是平等的算計了你們兄弟四人,不偏不倚,很不錯的。”
俞志清被兒子的話噎住了,有他這樣說話的嗎?
偏偏這個小子說的就是大實話,作為父親,他無法反駁兒子的話。
作為兒子,他覺得很悲哀,自己就是父母棋盤上的棋子。
俞志清說:“突然有點羨慕被老頭換走的兒子,不是羨慕他的榮華富貴,而是羨慕他不用面對這樣的親爹媽。”
俞志林聞言,苦笑點點頭,他們從小過慣了這樣的生活,所以並不覺得苦。
他們沒有見過奴僕成群,吃香喝辣的生活,所以想象不出來,也不會去羨慕。
他們只覺得自己人生有點可悲,遇到這樣自私自利的父母。
俞家武說:“大伯,爸,你們應該覺得幸福,因為你們小時候不是他們照顧大的,要不然,你們可能和村頭那家一樣,兄弟打得你死我活。”
“嘖嘖,大哥為了錢,夜半三更把一歲多的侄兒扔河裡去,想想就覺得可怕。”
他笑著看向身後揹著的大伯:“大伯,幸好您老人家是一個厚道的,留我一條狗命。”
俞志林顧不上疼痛,拍一下侄兒的肩膀:“在說什麼傻話。”
俞志清卻覺得兒子說得很有道理。
他小聲說:“其實,我們小時候也不笨,上學時,只是沒錢唸書了,最後只能回家幫爺爺奶奶幹活。”
“我們當中,唸書最好的就是老三。只可惜,他上中學時,奶奶病了,家裡的錢都給奶奶治病了。”
“老三中學開學之前,爺爺去了商陽,沒要到錢,回來還抱著老三哭了一場,說小弟病得很嚴重,需要治病。”
俞志清說到這裡,冷笑:“現在想來,小弟病了,不過是藉口罷了,他們只是不想把錢花在我們兄弟幾人身上。”
“小弟能繼續上學,都是因為他腦子靈活,自己想辦法賺錢。”
他們相信親爺爺奶奶肯定給壓歲錢小弟弟,甚至他們兄弟也有,只是最後都落入那對夫妻手裡。
想到這些,俞志清對父母的怨恨又多了幾分:“大哥。你說他們這樣做,為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