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在路上行駛了大半日,便再也看不到鄉下那種鄉土氣息,一路亭臺樓閣,繁榮景象。
謝如清素手輕輕掀開轎簾,見此時最熱鬧的街上正熱鬧得緊,小攤小販費力的叫賣著,各大家中也終於得了空閒,帶著家人出來玩耍一番。
她眼睛四處瞟了幾眼,便放下了轎簾,不知怎的,她竟有些不想回來。
縱使再不情願,馬車還是很快便到了王府。
府中迎出來幾人接待,謝如清在下人攙扶下下了馬車,抬頭一看,祁陽王府幾個大字已被擦得亮堂堂,很是耀眼。
齊晏之已在她之前下車。
“哎呦,快讓我看看,如清這去鄉下將養了一陣子,果真是胖了一圈,真好,真好。”
王妃餘氏被下人簇擁著走了出來,一雙手抓住她的不放,謝如清笑眯眯的看著她,一副人畜無害模樣。
謝如清被她牽著入了府,齊晏之等幾人都走進去,這才默默看著兩人背影出神。
“公子。”’
青山此時開口,似乎想說些什麼,卻被齊晏之一個不動聲色的眼神給制止,只好收了嘴,默默推著他進府。
謝如清被餘氏牽著入了內院,一路路過三個圓形的門,見有不少嚇人都忙碌著打掃,眼看年關將至,府中的活計總是比平時要多。
她一路垂著眼,餘氏倒是眉開眼笑,見了她很是開心。
兩人落座後,下人開始備茶,餘氏自顧聊幾句見面家常,謝如清點頭應著,一邊打量餘氏,叫她面色尚可,想來應該已解了毒。
“如清啊,你如今已到了適婚年紀,姨母少不得要為你考慮。”
下人端上來兩杯茶,茶是好茶,熱氣騰騰,聞著茶香四溢,餘氏端起茶杯低頭淺淺的抿了一小口,再抬起頭時,話題已被引到了她的婚姻大事上。
謝如清垂著眼眉,靜等下文。
餘氏揣著明白裝糊塗,之前想把她許配給齊之遠,後來反悔,鬧了一通不愉快後居然當做什麼事也沒發生,開始以姨母之名關心她。
餘氏將茶盞輕輕放下,笑道:“我這倒是有莊門當戶對的親事,待過了年,我與你見見對方,你若覺得合適便應下來,不合適就再等等如何。”
餘氏前段時間為她看上了一門親事,那人家室還不錯,是朝中一位四品大員。此人為人忠厚,只可惜妻子去世的早,沒能留下個一兒半女,如今也算是孤家寡人一個。
雖是娶繼室,但勝在後院乾淨,無兒無女無瑣事,他娶了謝如清便是與王府聯姻,前途上王爺自然不會虧待他,日子有盼頭,是以餘氏自以為並不虧待謝如清,畢竟以她現在的條件,如此已經是很不錯的安排。
那日她與大人私下交涉一番,對方頗有談吐,倒是也不曾嫌棄如清是個啞巴,他應承的快,約摸著過不了兩日,便會上門提親。
餘氏越想越覺得不錯,嘴角漸漸咧起了笑意。
謝如清早有所料,倒也不吃驚,嫁人跟易物性質差不多,總得雙方等價才好交易,她如今在人眼裡,大概就值這麼位死過夫人的四品大人,沒準還是賺了。
從餘氏那回來,謝如清便坐在桌邊發呆。如環指使院裡的丫鬟們幫著收拾東西,將帶回來的東西給收拾妥帖。
一轉頭,便見謝如清坐在桌邊發呆,嘆了口氣,她輕輕湊近了,與謝如清說道:“小姐若是擔心,我便提前與別院的丫鬟透一透口風,問問給你許配的是哪家的公子?”
婚姻大事,不可兒戲。
謝如清卻輕輕搖了搖頭,對她比了個手勢,叫她不要擔心自己。
如環見她這樣,心中不免酸楚,姑娘就是太懂事了,也不知是好是壞。
這京城人多,口風也多。尤其是盯著祁陽王府的眼睛便更多,前腳謝如清的轎子入了京城,後腳各方訊息便迅速留了出去。
謝如清下午正坐在屋中用膳,突然便闖進來一個丫鬟,叫她去前廳。
“這位姐姐,可知道是為了什麼事兒?”如環警惕的問。
那丫鬟卻捂著嘴笑著瞄了眼謝如清,小聲說道:“聽說是一位大官人來王府提親呢,求娶的便是咱們姑娘。”
這麼快?謝如清與如環都一愣,“可知是哪位大官人?”
“好像是通政司副使張文懷張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