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小鬧十四歲生辰是在宮裡過的,算起來,他在宮裡已經小兩年了,從小屁孩長成了小少年,個頭已經超過了謝如清,正經的長大成人了。
去年生辰他回家過的,今年皇上說要給他在宮裡設宴,這意思已經挺明顯了,皇上就是要昭告天下,齊小鬧是他看上的接班人。
齊小鬧這個年紀,反叛心最是重的時候,人雖然老老實實在宮裡待著,但沒少打主意逃跑,去年黑叔進京,齊小鬧就跟著他跑了。
黑叔對此喜聞樂見,他本來就喜歡小鬧,一心想著培養他當接班人,齊小鬧說要跟著他去南方跑一趟,他二話不說就同意了。
皇上跟齊晏之哪裡有不知道的,但他們沒攔著,小孩子想跑,你越攔著他越想跑,不如由著他去。齊小鬧可開心極了。少年人,天生嚮往浪跡天涯,這跟他小時候出門的感覺不一樣,此時他是志在千里,心潮澎湃,又懷著終於擺脫皇宮的暢快,別提多痛快。
他這一路跟著黑叔去了南方,黑叔最近在南方做礦藏生意,他沒接觸過這個,十分的新奇,一路長了好些見識。哪想回來的路上遇上了大雨,船走不了,就這麼耽擱在了半道。
當地連日暴雨,水都淹到了床邊,田地商鋪都淹了,百姓損失慘重苦不堪言。那幾日,齊小鬧見過的餓殍數不勝數,觸動極大,尤其當地父母官不作為,他一氣之下,直接帶人闖進那破官的家中,做主抄了家,將家中的糧食全部放給了當地的百姓,將那些無家可歸的百姓都安排進了官府暫住。
本來是路見不平之舉,沒想到齊小鬧被當地百姓奉為了在世活菩薩,名聲很快傳便了十里八鄉。
後來皇上派的賑災大臣來了,眾人這才知道齊小鬧是慶陽侯府小公子,齊小鬧便也沒謙虛,亮明瞭身份,順便給他爹還有皇帝舅舅做了回好名聲,一時不說名聲大振,那也著實是動靜不小,百姓對皇上還有慶陽侯感恩戴德,對慶陽侯小公子的義舉讚譽有加。
鬧了這麼一圈,齊小鬧也不好意思再躲著藏著的浪跡江湖,索性又老老實實回了宮。大概是見識了人間疾苦,齊小少爺心裡多少有些沉重,人看著沉穩了不少,在宮裡有事沒事沒事就要過問一下賑災事宜,已經有了心繫天下的樣子。
賑災並非只是賑災,牽扯的事情是各方面的,包括來年的收成,百姓的稅收,國庫的糧食儲存問題,還有牽扯貪官汙吏。那段時間皇上焦頭爛額,還累病了一場,正直壯年的人,一下子蒼老了許多,齊小鬧著實看不下去,便幫著皇上處理一些政事。
這一摻和政事不要緊,齊小鬧越發覺得這裡也有問題那裡也有問題,他這脾氣,看不過去的事都要管一管,大概是天生的操心命。
毓寧對此喜聞樂見,便趁著這機會,好好養了一段時間的身體,越發覺得自己在這位子心力不足。倒是齊小鬧越發叫他吃驚,這孩子做事情那叫一個雷厲風行,為人處事還老練,朝廷裡的一些大臣不把他放在眼裡,覺得他是一個孩子瞎胡鬧,給他穿了不少小鞋。他哪怕心裡不痛快,但表面上從不顯露,跟人客客氣氣,一句把柄也不給人留,辦起事來也一點不含糊,叫人一句不是都說不出來。
毓寧靜養之初,天天有大臣覲見,苦勸皇上不能把國家大事交給一個不懂事的娃娃,那話說得別提多危言聳聽,好像齊小鬧摻和點政事就要國將不國了似的。
可後來漸漸的,來覲見的人說的就不是齊小鬧辦事如何了,因為他們也挑不出毛病來,但拐彎抹角的,說的都是皇上立太子一事,言外之意便是,慶陽侯父子把持朝政十分不妥,皇上得儘早培養一個太子才合適。
毓寧敷衍了事,就是不提太子,等他能重新理事了,齊小鬧就還上學上學,眾臣見他好像也沒有捧起小鬧的打算,這事就這麼過去了。
直到今年起小鬧生辰,皇上要設宴大辦,大家才回過味來,皇上這是明擺著已經把齊家少爺當成是接班人了。
這下有心人變坐不住了,社稷如何能交給一個外姓人,皇上這明擺著是胡鬧。
又有人猜測了,皇上留齊家少爺在宮裡,未必是要立太子,有可能是要培養一個輔佐公主的人呢,假如齊小鬧娶了公主之一,將來成了皇家女婿,那倒是名正言順。
如果是當皇家的入贅女婿,那外人就管不著了,人家皇上愛選誰就選誰,但也因此,有些人家又打起了皇上女婿位置的主意。
比如吳侯家的四公子梁志。
梁家也是老牌家族,梁志是吳侯的老來子,長得是一表人材,吳侯自覺這麼優秀的兒子,將來哪怕當太子都使得,當個入贅女婿那更是綽綽有餘,比那什麼齊家少爺合適多了。
那梁志長得十分能唬人,京城裡好些小姐見了他就臉紅,平日裡明明跟其他紈絝一樣遊手好閒,但因為臉好看,顯得就像個正經人。
這日宴會,主角是齊小鬧,他平常穿戴十分隨意,今日皇后特意給做了一套新衣裳,看起來又精神又俊。但這梁志穿戴得卻十分浮誇,像個花花公子,明顯就是來搶風頭的。
“你們說是齊小少爺好看,還是梁四公子好看啊?”小姐們聚在一塊,偷偷討論兩個京城最俊公子哪個更好俊。
“當然是齊小少爺啊!”幾個小姐好不猶豫道,“齊小少爺那張臉比小姐們都好看,我每次看了他都嫉妒的要命,而且他身上有種俠氣,有時候壞壞的,我不知道怎麼說,總之特別迷人!”
“對對對!我也這樣覺得!”
“可是,我比較喜歡梁四少爺那樣玉樹臨風的,看起來很有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