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天歸變天,和我無關,北平在我看來,確實是一個好地方,畢竟誰都知道北平梨園有多少名氣。
從這個地方走出去的名角兒,一輩子都可以衣食無憂,名角兒可不少一般人能夠得到的稱謂。
多為戲子,戲子薄情寡義,在這個年代,最為常見,雖然被外人所看不起,偏偏就是有不少人擠破頭皮都得往裡邊鑽!
隔天中午十點多,火車到達了北平火車站,蘇娃跟一路跟著我走了出來,一眼看去,確實是一個好地方。
火車站隔壁,就是一塊很大的牌匾,牌匾上邊懸掛著一張海報,海報上宣傳的是一部電影,名為《霧都孤兒》!
海報前邊,有不少的黃包車,拉車的多為男人,北平的天氣,和天門溝就是鮮明的對比。
天氣最高就是三十出頭一些,平衡下來,也有二十八九,北平最冷的時候是冬天,現在還沒到時候!
不少的婦人抱著襁褓,小孩的啼哭聲,早已經司空見慣,這個時候,不少外地人都會來到北平,不少北平當地人,反倒都去了其他地方。
搬家去港灣區,成為了一種時髦的事情,即便就在國土周邊,但沒有錢,一般人也進不去!
挑著柿餅擔子的男人個子不高,也就一米五左右,其實一眼看去,超過一米六的很少,基本上都是外國人。
男人叫喚著,拉開嗓門就是一陣吆喝聲,女人們拿著紅色的皮箱,穿著旗袍,頂著時尚的大波浪頭髮。
黃包車開始有了生意,不管是上車還是下車的人都不少,這裡最多的除了對北平充滿好奇的過北客,還有對北平失望透頂的離北客!
趴活的也不少,這一眼看去,最少都能看到四五個,但是大部分的外地人即便被偷了盤纏,也無可奈何。
洋人不會管,官差不敢管,對於當地人來說,最有面子的事情,估計就是家裡有人可以到保安隊有個一官半職!
蘇娃看著四周,完全不做其他的理會,我嘆了口氣,朝著遠處的黃包車走去,蘇娃跟了過來,上了黃包車,車伕就詢問我們去什麼地方。
“一看兩位就是外地人,剛來我們北平吧?要不我帶兩位去一個好地方?我們北平,最大有三!梨園聽戲為第一樂子,躺通街去的都是男人,要是您喜歡喝茶,這萬古茶樓可是一個好地方!”
車伕一邊說著話,一邊拉著車,蘇娃看著我沒有說話,我笑了笑說道:“北平梨園子可是一個好地方,我們就去梨園!對了,我向你打聽一件事兒,這洋人何人當差?”
“這個呀,還得看你自個兒怎麼看,要是排在第一位的,得看是什麼個官兒,反正現在只要是他們那樣的人,見到我們都一樣。來北平確實不錯,只是這事兒就不是一個事兒!”
車伕的話,確實沒錯,晚清如何,誰都明白,隔牆裡邊一日快活,隔牆外邊民不聊生。
一路坐著黃包車穿梭在北平的街道上,一眼看去,確實不盡人意,不少朝廷的人都在巡視,偏偏就是做個樣子而已。
巡邏隊的隊伍不少,每一條街區都可以看到,或許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才讓走過的人群都一直低著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