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奶茶鋪的生意爆了,一天竟是賣出去了三百杯。
但這不是王氏奶茶鋪的極限,而是店鋪裡的奶茶賣完了,很多人都是抱著遺憾的心情離開的。
“老闆娘,明天可要多準備一些。”
有的人一杯根本不夠喝,若不是賣不夠,竹罐不能帶走, 他們都想帶回去給家裡人喝。
當然,他們有這個想法,王氏也是支援,就是竹罐要額外收費兩文錢,或者是客人自帶碗具也是可以的。
如此,大家聽了都高興。
奶茶鋪第一天就如此好的生意, 自然就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打什麼主意的都有。
王氏顯然也考慮到了, 所以作為秀才的王老爺子正好能跟縣衙的人搭上關係,這不,請他們過來喝奶茶,就這麼走一趟,不少人打著的壞心思就收回去了。
還有就是奶茶的出現,它的勢頭無法阻止,連大戶人家的老爺夫人、少爺小姐們都逃不過,都成了王氏奶茶鋪的忠實顧客。
這就讓其他人更加不敢動王氏奶茶鋪。
而王氏這邊的奶茶鋪開的如火如荼的,家裡的幾個孩子也都爭氣,就比如說,王氏的四個兒子都成功的考入學堂,王氏的兩個侄子都成了童生,還有姜家的早飯攤子現在也變成大店鋪,可以說他們的發展讓外人都感到心驚。
銀子去流水般的進入王氏手中,王氏順勢又推出了珍珠奶茶,這珍珠奶茶的出現, 更是引得女人們和孩子們的喜歡, 生意就更是蒸蒸日上了。
自然而然的,王氏手裡的人就不夠用了。
王氏直接讓雲嬤嬤去牙行買二十個下人, 十個男僕,十個女僕,一部分放在家裡用,一部分則打算放在奶茶鋪。
還讓牙行的人留意有用的下人,比如之前做過管事的。
此外,王氏也把他們現在住的宅子給買了下來,還買了一個臨近的田莊,地裡主要種糧食和紅薯,還有養殖,以養羊為主。
半年過後,王氏奶茶鋪在七里鎮的東南西北各開了一家,生意好的讓所有人都眼紅,但也只能眼紅,因為王家的兩個孩子,在這個時候都考上了秀才,一家三個秀才,多少讓外人在意。
再加上王氏的兒子也都成了童生。
有人想在暗中生事, 也止不住王氏奶茶鋪發現的勢頭, 不過一年的時間,王氏奶茶鋪就開到了隔壁的幾個鎮上。
很快,王氏就帶著她的孩子們搬進了更大的宅子,名下的田地和田莊也在不斷增加中。
隨著王氏奶茶鋪的的奶茶種類不斷推出,王氏奶茶鋪的生意就越做越大,越做越遠。
在三年後,在王家兩個孩子取得舉人,要進盛京參加科考後,姜家的四個兒子也都成了秀才,還有姜家二房和三房也都出了童生和秀才,在所有人都忌憚姜家和王家的時候,王氏又開起了火鍋鋪。
火鍋鋪的出現,幾乎開業的這天就讓“火鍋”二字席捲了整個七里鎮,吃過火鍋的人都對火鍋讚不絕口。
所以火鍋出道就是巔峰。
接著,火鍋店就如同奶茶鋪一樣,慢慢的從七里鎮蔓延開,不過五年的時間,就開到了全國各地。
這個時候,王氏的四個兒子都已經有了官身,這些產業早就不是普通人可以覬覦的。
還有燒烤店,王氏也沒有放過。燒烤店開業後,它的生意甚至遠超火鍋店。
王氏所在的姜家成為了七里鎮排名第一的大戶人家,要不是家裡的兒子做官外放,除了大兒子和小女兒還在她身邊,只怕這姜家的大門都要被媒人給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