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麗的使節前來。
令李治稍感意外的,來的使節中正使居然是一名女子。
做唐服的打扮,儒裙外坎都是大唐名門淑媛的裝束,紗子面的紅袖裡,能看到半條的粉臂。
不知道的,還真以為是長安城中哪家的名媛。
“小女子參見晉王殿下。”
使節開口,所說的也是漢語,非常流利。
但並不是關中的口音,而近乎於北方的口音,令李治聽了更順耳一些。
後世這也是普通話,能令李治聽得更為順暢。
李治道:“閣下是什麼人?”
女子道:“小女子乃高句麗王室高姓之女,受王封為安漢郡主,得知唐主國派兵前來,特地以小女子前來慰問眾軍士。”
此女子說話不卑不亢。
所說的話表達了幾層意思。
她是高句麗皇室姓高的女子,並沒有透露姓名,是因為這時代很多女孩是沒名字的。
她被高句麗國王封為安漢郡主。
高句麗仍舊以大唐為宗主國。
同時並不認此番大唐是出兵攻打高句麗,只認為是大唐出兵路徑此處,特地來勞軍。
李治想了下,這番話說得是滴水不漏。
“有意思。”李治冷笑道,“也不必拐彎抹角,本殿下此番前來,是要帶兵平了高句麗的,若是高句麗王還算識相的話,或許讓他親自來負荊請罪,或還可饒他的性命。”
安漢郡主聽到李治的話,明顯很驚訝。
“晉王殿下,您這是怎麼了?”
“我們高句麗一向對大唐忠心耿耿,在新朝後也屢屢上貢,不曾有過錯漏,怎要面對大唐的兵鋒?”
安漢郡主還在據理力爭。
我們高句麗把大唐作為宗主國,但宗主國卻派兵來攻伐我們,明顯不合情理。
一邊聽到此言的秦懷玉怒道:“還好意思說?忘了之前是誰派兵攻打我們?要不是被晉王殿下提早察覺,怕是你們都已經陰謀得逞了!”
安漢郡主道:“我們是受了奸人的挑唆,再者跟晉王交兵的乃是鐵勒的騎兵,我高句麗人馬本是想去協助大唐兵馬消滅叛逆,誰曾想被衛國公誤認為是叛軍,損兵折將。”
“我們承認是有溝通上的錯誤,所以並不打算對大唐朝廷訴苦,但還請晉王殿下體諒,我們對大唐並無二心。”
說來說去,都是在為之前的事辯解。
李治笑道:“這位小郡主,你是高句麗的王所封的郡主,並不是我大唐的郡主。”
“本殿下讓你到此來說話,是覺得你為使節,以為你有建設性的提議。”
“現在看來,你除了來強辯之外,並無建樹,看來我也沒必要留你,那就戰場上見吧。”
李治說完,一擺手道:“送客!”
隨即以後幾名刀斧手上去,令人以為是要送他們下去見閻王。
安漢郡主所帶來的侍從都很慌張。
只有安漢郡主看著眼前稚子一般的李治,神色還顯得平靜道:“晉王殿下,希望您明白,這是大唐逼我們反的,我們從來並無背叛大唐之心。”
“但現在已經淪落到國破家亡的地步,就只有拼死一戰,哪怕是屍橫遍野國都不存,我們高句麗人也不會屈服!”
說完真就好像是個鐵骨錚錚的漢子一樣,安漢郡主走出了李治的中軍大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