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乾德還是不敢相信他最後的救命稻草已經早被楊懷仁生生奪走了,到了這一刻,他才明白,他徹底完了,完全沒有了任何死灰復燃的可能。
楊懷仁見他絕望地癱倒下去,忽然對李乾德有種說不出來的感慨,像他這樣的人,世上真的還有太多了。
想想以前為了做第二個武則天而運營了多年的高太后,還有用盡了心思想復國的柴致祖,還有陰謀篡位的耶律跋窩臺,甚至連大宋的皇帝趙煦算上,其實他們都是一類人。
無非是為了得到權力,或者為了找回他們認為的原本就屬於他們的權力之間的區別。
他們中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敗了,但成功和失敗之間的差別,真的大嗎?
命運的終結和開始,原本就是交織在一起,從來都不曾分割的。
楊懷仁似乎也在這一刻,明白了他內心裡為什麼沒有那種對權力的渴望。
如果以前他也沒有多大的機率成為一位皇帝的話,那麼現在的話,這種機率起碼大了不少。
比如他可以以交趾為根基,首先統一東南亞,然後繼續北上或者西進,逐漸建立一個幅員遼闊的大中華帝國。
這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他掌握了火器的運用之後,現在似乎並不那麼遙遠了。
這絕對不再是妄想!
從交趾的例子可以看到,在強大的火器面前,再多的冷兵器軍隊都不堪一擊!
近千年後整個東南亞都淪為西方殖民者的殖民地,並不是一件不能理解的事情。
那些金髮碧眼的西方人只不過是開著輪船,帶著火槍和大炮,大概只用了數萬人,便很快沿著海路掃滅了一切阻擋他們的力量。
強大的大食帝國完了,波斯帝國完了,天竺帝國也完了,上萬的洋槍火炮都能差點讓大清帝國也完蛋,就更不用說這些東南亞的小國了。
以武德軍現在的戰力,掃平東南亞幾乎如同兒戲一般容易。
有了這樣的基礎,楊懷仁還可以作很多事,當中原王朝的統治者,也似乎不難。
但這真的是楊懷仁想要的嗎?
對他何種崇尚自由自在的人來說,當皇帝真的太累了,而皇帝的子孫做的那些齷齪事,父子相殘,兄弟相殘,後宮裡無數的皇家子孫被秘密殺害,這些讓楊懷仁想想就覺得可怕。
所以他不想那樣,一想到自己幾個可愛的孩子將來會為了權力成為不共戴天的仇敵,楊懷仁便立即放棄了這個可笑的想法。
權力的鬥爭,從來都是殘忍的,沒有人性的,所以楊懷仁一直以來都非常忌憚,所以便不去觸碰這些東西。
他只希望自己的孩子們將來能繼承家業,當一個快快樂樂的商人就好,活的簡單自在,也沒有太多的束縛。
對眼前的李乾德,楊懷仁也有了安排。
“李乾德,既然你不選擇死法,那本帥可就幫你選了,當然,你現在對我來說還有點用,用你的死來為了大宋在交趾新的統治奠基,也算是你為交趾百姓做了最後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