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浮生背幡提劍,現身在路邊,眺望前方的景況。
偌大一片開闊地裡,有花有草、有石有水,有茅屋或涼亭羅列,其中環繞著一座佔地頗廣的高樓庭院。
眼中所見,車水馬龍,興旺喧譁。
“朝春樓”,燙金大字飛幌招旗,在頂上高懸。
陳浮生觀望片刻,立刻邁步過去。
待到近前,可見這座高樓庭院不僅佔地廣,而且裝飾精美,並不像尋常鄉間的簡陋,處處匠心獨到,頗有古韻。
高樓排開,底層是食肆、驛站、貨坊等場地。
再往後,才是享樂之所,飛亭樓閣歷歷在目。
陳浮生徑直穿過底層,繞到後方。
片刻後,便有青帽小廝滿臉堆笑地迎上前來:
“客官,您是打尖住店,還是聽曲玩樂?”
陳浮生想了想,說道:
“我聽說一位藝伎的名聲頗好,今日前來想見一見。”
青帽小廝露出一副我懂的表情,笑吟吟說道:
“客官若是有相好的姑娘,小的帶你前去。”
一邊說,一邊帶著陳浮生前行,又道:
“我們朝春樓,有青坊、有紅館、有樂閣之分,不知客官想去哪一間?”
陳浮生哪知道什麼青什麼紅的意思,沉吟道:
“我只知那位藝伎本名姜泥......”
話音未落,小廝頓時不住地拱手道:
“原來是姜坊主的恩客!小的有眼不識泰山,見諒見諒!”
想不到姜泥的名聲如此大......陳浮生默然無語。
繞過廊柱,小廝又引見一位老鴇,再才點頭哈腰離開。
老鴇見眼前是個年青俊秀的小道士,不禁也有些詫異。但她久經風月,眼神臉色瞬間轉變,笑盈盈襝衽施禮:
“客官,姜坊主庭下規矩頗多,怕是冒昧了客官。我們朝春樓還有許多紅牌姑娘,可為客官引見,絕對不虛此行!”
陳浮生暗暗皺眉。
這個意思,姜泥不是隨便可見的人?
他也不多說話,手腕一翻,一枚金錠落在指間,拋給老鴇。
老道士降妖滅鬼數十年,從來不缺凡間金銀。陳浮生和師父雖然看似清貧,但這是因為修行,而並非窮困。
老鴇接下金錠,指甲一扣,便知是十足真金,立刻笑容堆積:
“客官如此豪爽,妾身再多說便是不識抬舉了。來來,客官請,妾身為你帶路。”
隨即二人行到樓上,繞過廊臺,來到一個安靜,美綸美奐的閣房外。立刻又有一個俏麗丫鬟,迎上前來。
老鴇囑咐一聲,又含笑幾句,再才施然離去。
丫鬟用大眼睛打量陳浮生幾眼,帶著笑意問道:
“這位客......公......小道長,與我家姜坊主相識嗎?”
陳浮生直到此刻,心裡已經有些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