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寨外的某塊空地,某個陰涼的角落,葉陌開始了對阿星的第一次傳授。
“師父,我真的是百年難得一見的練武奇才嗎?”葉陌還沒開口說什麼,反而是阿星先不自信的問道。看來他對之前葉陌在油炸鬼那裡說的話還是很在意的。
“那是當然,我不會看錯的。”葉陌肯定道。只是他其實不是直接看出來的,而是從電影上知道的而已。
“但是,我以前也練過武功,最終卻沒什麼效果……”阿星猶豫了一下,還是說出了自己小時候的經歷,只是對許多細節都是一語帶過。
實際上,阿星完全可以隱瞞這些事情,他不會想不到,如果自己不是天生的練武奇才,那麼葉陌還會收他做徒弟嗎?
但是阿星已經迷茫了太久,在最近一段時間的連番打擊和最終徹底明白自己的內心之後,他反而比一般人更堅定得多。
正是因為曾經失去初心,此時才更懂得珍惜——他已經決定,要做一個好人。
“哈哈,果然是誠實的孩子嘛。”葉陌取笑了一句,阿星稍有些不好意思,但是眼神卻很是坦然。
“不過,我確定我是不會看錯的,要不,你先把之前學過的功夫跟我說說?”葉陌心裡很有些騙小孩的錯覺和些許罪惡感。
“好啊!”阿星自然是連連答應,一方面,浪子回頭之後的阿星本身也是個灑脫的人,否則原電影裡他最後也不會願意將自身武功傳授給火雲邪神了,另一方面,此時的他早已對小時候學過的功夫充滿了懷疑,剛好可以讓武功高強的葉陌幫忙鑑定一下。
阿星從小學習的那門功夫,自然是《如來神掌》了,雖然那本秘笈此時早已不在,但是即便阿星心中早就充滿了懷疑,他卻仍舊對整本書的內容倒背如流,也偶爾會在無人之處演練掌法,那些特殊的方法和圖形更是如同刻印在他腦海中一般,經常讓他忍不住沉迷其中。
而透過阿星的現場演練和描述,葉陌漸漸對這門傳說中的神功有了一些認識,也對阿星此時的情況有了一些猜測。
《功夫》這整部電影之中,有一個經常出現的概念叫做:天生武學奇才。
電影中的主角,也就是此時乖乖站在葉陌面前的阿星,正是這樣的一個人物。
在原電影中,神鵰俠侶是這樣描述的:“要成為絕世高手,並非一朝一夕,除非是天生武學奇才,但是這種人…是萬中無一呀!”
而在電影的最後階段,阿星更是被火雲邪神打得全身骨折,經脈盡斷,不僅沒有死,還在極短的時間裡自動復原。
神鵰俠侶的解釋是:“想不到火雲邪神間接打通了他的任督二脈,將他的潛能逼了出來。其實,我們早就應該想到,他就是萬中無一的絕世高手!”
這一切看似合理,但是在葉陌看來卻仍舊很荒謬。
在葉陌的內功理論中,內力的來源就是人體的“精氣神”三寶,透過“神”的作用,調動“精”煉化為“氣”,在這個過程中,“神”是一切的根本,神有多強,不僅決定了調動血精的難易,也決定了“氣”的最高上限;“精”則是來源於人體每天攝入營養轉化而來,因此當然也有著極限。
內力經過每天不斷地轉化累積生成,同時又間接強化身體與精神,以此三者共同增強,最終造就了一位高手。
在這樣的理論中,內力不可能憑空生成,所謂的打通了任督二脈就成為了絕世高手,完全就是一個偽命題,天下間哪裡有那麼輕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