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圈的文化圈,首善之地,傳承數百年,這裡很多國學大師都家學淵源,所以向來自以為高高在上,對其他地區的國學大師都不屑一顧。
不管王謙現在在世界上有多大的成就,也不管王謙之前發表的作品有多麼優秀,也不管王謙近幾百年來唯一的書法宗師。
他們只看到了一點。
那就是,王謙是外地人,年紀很小,沒資歷,出生平凡,底蘊淺薄,還不是專業的,而是半路出家!
所以,他們依舊高高在上的俯視著王謙。
這麼久,京圈接觸王謙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李希言,另一個就是陶知善,兩人還是一起去的。
薛振國都只能勉強算是。
所以,賈富清可以肯定,能來登門拜訪王謙的,只能是外來人。
京圈本地的幾位國學大師們,都在家裡等著王謙去登門拜訪呢,不然如何顯得他們資格老,地位高?
賈富清當年來京城,已經親身領略過幾次了。
張躍來京城的時候,也經歷過。
所以,兩人在思考此時京城有哪幾位外來的國學大師!
很快。
車子開了過來。
車門開啟。
賈富清和張躍都是微微一震,眼神之中露出一絲不敢置信。
車門開啟,李希言緩緩走了下來,左右看了看,看到周圍熱鬧的場面,諸多媒體和粉絲的聚集,讓他微微不喜。
後面跟著下來的,依舊是一位老者,正是文倉健。
李希言看了賈富清一眼,對賈富清微笑著點頭,算是見過了,接著就雙手將一份拜帖遞給了姜煜,溫聲說道:“勞煩姜姑娘,將這份拜帖轉交給王教授。明日,我攜師弟文倉健,正式登門拜訪。”
姜煜詫異地接過拜帖,她身為京圈長大的,也算是文藝世家,自然懂得這其中的門道。
遞拜帖,可是有傳承,有底蘊的文藝世家才會有的禮節。
這表明了,李希言將王謙看做了一位真正底蘊深厚的國學大師。
並且,一般而言,遞交拜帖這種事,都是派門下弟子或者後輩送來就可以了,不會自己親自送拜帖,有多此一舉的嫌疑。
畢竟,你本人都來了,何必再回去等第二天再來拜訪?
這些,李希言和文倉健不可能不知道。
但是,他們還是親自來了,就是表示對王謙的尊重。
李希言,算是王謙的半個弟子。
為表對王謙的尊重,他得親自來。
姜煜將拜帖雙手拿著,對李希言點頭道:“好的,李老先生,我會交給王教授的。”
李希言點點頭,目光又看了看校園裡面,壓下了現在就去拜訪的衝動,接著就告辭了:“那我們先走了。”
說完,李希言很乾脆地轉身上車了。